深圳海关重点项目“大湾区组合港”马力足动能强 半年吞吐量近1
2021-07-28
深圳海关重点项目“大湾区组合港”马力足动能强 半年吞吐量近1.5万标箱
2021年07月28日 10时 深圳特区报
深圳海关昨日透露,今年以来重点项目“大湾区组合港”马力十足、动能强劲,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增量”成绩单。据统计,顺德新港、北滘两条航线运作半年多来吞吐量近1.5万标箱,参与企业数、出口货值不断增长。目前,顺德两港口超过85%的货柜选择以组合港模式进出口。
2020年11月,首个试点项目“深圳蛇口—顺德新港组合港”正式启动,通过两个直属海关的协同监管,支持大湾区沿海的枢纽港和内河支线港一体化运营,企业可在支线港口一次性办结通关手续,由驳船运送到枢纽港口换装大船出海,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为港口企业、船公司、生产企业等各物流链上下游参与方带来利好。今年3月,开通“深圳蛇口—顺德北滘”组合港,家电制造业重镇北滘镇企业在“厂门口”就能搭上组合港的“直通车”,实现“广货出海”江海物流无缝衔接。
受珠三角水网航道水深、桥梁限高等因素限制,大型国际货轮无法直接驶入珠江水道,货物须先运至深圳西部港区进行转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让进出口货物直航模式变成可能,珠三角货主可直接对接枢纽港的大船,码头自主安排港口间的调拨。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彬表示,该模式下,港口可以更加灵活地调配资源,大幅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码头的堆存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有更多的货物吞吐,相当于码头的堆场实现空间上的扩展。
据悉,深圳海关将加速“大湾区组合港”模式拓点延线成网,形成大湾区水运“一盘棋”的全局效应,对接全球互联互通大格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通关新模式。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