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帮】轮机管理中的创新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图为中港疏浚新海豚2轮党支部
本文从创新的定义角度出发,列举了轮机管理思维模式、日常维护保养、有效地开展 QC 小组活动、积极与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四个方面的创新活动。
探讨创新在一线工作人员中的可行性,普通轮机管理人员在创新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一、轮机管理思维模式上的创新
作为一名轮机管理人员,之前我们往往会认为:
把一个坏了的设备修理好,把一个困难的故障解决了,这位轮机管理人员了不起,有水平。
可是作为一名轮机管理人员而非修理人员,首要的职责是维护管理好设备,而不是修理设备。
作为一名优秀的轮机管理人员,并不在于他的修理设备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如何能维护好设备,能够让设备在使用周期内安全平稳运行,降低或消除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故障。
2018年11月,公司租用外单位的一艘拖轮,笔者刚上船时就发现其中一台辅机运行时间只有 1 万多小时,其凸轮轴因为磨损严重已更换三根,平均 3000 多小时就更换一次凸轮轴,接二连三的更换实在是不可思议,要知道凸轮轴在正常情况下可使用到辅机报废为止。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观察,发现这台辅机在运行 10 多小时后,机油颜色变黑,运行不到100 小时,机油压力下降十分明显,(厂方提供维修手册中更换机油的正常时间为 250 小时),这说明这台辅机机油已变质严重,起不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检查增压器的排气温度达到 500 度以上,(而说明书给出的正常排气温度不会超过 250 度),拆检辅机排气管后发现船舶在建造时,由于工人安装上的疏忽,排气管存在堵塞情况,导致排气不通畅造成增压器排出温度过高,而过高的温度使润滑增压器的机油马上变黑变质,这也造成了之前三次凸轮轴磨损严重,不得不进行更换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改变之前轮机管理思维模式,把日常维护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二、在日常维护保养上的创新
轮机管理人员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船舶上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每个机械设备又有一定的维护保养周期,随着船舶使用年限的增加,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越来越繁重,周而复始。
如何有效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也是轮机管理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
比如海水系统中管路、设备防腐锌块的更换。
由于新船出厂时,各设备供应商按照自己标准进行设计,设备防腐锌块规格种类较多,有大有小,安装方式也多种多样,有锌棒嵌入在螺帽上、有螺纹旋入螺帽中,未充分考虑各设备使用后,轮机管理人员在维护方面问题。
在实际更换工作中,有些未腐烂的锌块卡在安装孔中,有些锌块断在螺帽中拿不出来,导致锌块的更换工作繁杂,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拖轮厂修时,把各管路、设备防腐的锌块规格进行改进,使用统一整体更换锌块方式,使锌块检查更换工作来的更高效。
三、有效地开展 QC 小组活动
QC 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对于拖轮来说,绞缆机是极其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拖轮与大轮的靠离泊,就是绞缆机上的缆绳与大轮之间相互的配合,一旦绞缆机发生故障,拖轮也就无法进行作业。
随着拖轮使用年限的增长,设备老化,拖轮绞缆机发生的故障率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绞缆机系统中的刹车油缸漏油问题。
2016 年,笔者所在的拖轮就对此问题开展了一项 QC 小组活动,公司所用的拖轮绞缆机大多是日本真锅造机株式会社生产,型号是 22a-078,油封装置采用下凹上凸两道密封圈,下层凹型密封圈,防止系统内的液压油向外渗漏,上层凸形密封圈,防止水分及杂质进入液压油系统,由于损坏的刹车油缸油封配件需要进口,再加上密封圈形式比较独特,价格十分昂贵,而且从更换后使用的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有的刹车油缸甚至油封更换后没多久又发生漏油现象,这主要的原因是在长期使用后,绞缆机刹车油缸与油封中心轴同心度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导致密封不良。
经过对绞缆机刹车油缸油封结构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状况,笔者提出改掉原来的凹凸形密封装置,采用国产的骨架式密封装置,两种密封装置相比骨架式密封装置对轴的同心度要求不高,其内部有弹簧部件,与轴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使其更好地对中心轴进行密封,抗老化程度较好,更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改进的刹车油缸油封,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个修理船期 ( 二年以上 ) 未发生绞缆机刹车油缸漏油现象,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日本进口的凹凸密封装置价格近千元,而国产骨架油封成本不到 10元,两者相差近百倍,此 QC 小组活动成果当年还获得了交通部 QC 小组活动成果优胜奖。
四、积极与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沟通
在轮机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特别是与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沟通。
一来有利于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有利于我们对设备了解,也有利于我们轮机管理上技术能力的提高。
二来厂方技术人员能掌握到产品使用情况后的第一手资料,使产品能够得到更好地完善,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使用户满意,比如我船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上海势久船舶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为 CSW-20。
在实际使用中,其装置中的抽吸泵很容易堵塞,差不多每个月要拆检一次,给我们的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严重的影响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
拆开抽吸泵修理后,发现其结构比较繁杂,内部由多片叶轮组成,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进行旋转,产生吸力,叶轮中的吸口通道十分狭小,有时在检修时发现微小的颗粒杂质就会堵塞在吸入口中。
因此笔者对生产厂方技术人员提出了疑问: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是否有更好的产品代替装置中的抽吸泵?
厂方技术人员给我的解释是:
由于拖轮船体的空间很小,拖轮日常上班的人员配备也少,所以跟大轮比,我们拖轮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要小很多。
由于抽吸泵从集污柜抽吸出来的生活污水要输出到沉淀柜,需要一定的扬程,这中间还要经过紫外线装置进行消毒,经测算流量不能大于 2立方米每小时,否则紫外线来不及消毒,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经过数据匹配厂方技术人员选用了此抽吸泵。但我在使用、测量后根据拖轮实际情况,给厂方技术人员提出建议把抽吸泵改换成粉碎泵,理由如下:
(1)粉碎泵带有粉碎功能,可进一步分解颗粒物,其吸口、出口通道远远大于抽吸泵,更好的解决抽吸泵堵塞问题。
(2)拖轮空间小,厂方设计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尺寸也小,其高度不超过两米,这对粉碎泵来说其扬程绝对能够达到要求。
(3)粉碎泵排量规格有很多,完全能找到符合装置要求的流量,满足紫外线消毒的要求。
厂方技术人员听了建议之后,经过分析认为方案可行,他们主动派人与笔者一起对船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而且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改造后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虽然我们从事的是普通轮机管理工作,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
作为一名一线生产工作者,我们愿意在创新方面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将推动社会在创新能力上迈出更大一步。
本文原创作者系: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
薛国标
END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