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改名《德崇扶南综合水利项目》, 界址勘定工作预计7月底完成,今年年底启动施工……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了解到,柬埔寨德崇扶南综合水利项目的界址点坐标确定和立碑工作将于今年7月底完成,计划今年年底(雨季结束后)调集机械设备正式启动施工。目前该部已完成约114公里(项目全长174.5公里)的边界勘测与界桩布设工作,共设立界桩1079根。
与此同时,由柬埔寨财经部牵头设立的专门工作组将完成对沿线受影响民众的补偿与安置工作,确保在施工启动前妥善解决所有相关问题。
7月3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CDC)第一副主席孙占托赴项目沿线实地视察。他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柬埔寨境内的湄公河、洞里萨河、百色河、西贡河、西山河、谢波河等主要河流,可直接联通柬埔寨贡布港、白马港和西哈努克港等主要港口,将显著发挥水上运输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今年4月,柬埔寨与中国有关单位和公司正式签署5项有关“德崇扶南综合水利项目”的PPP(公私合营)合同和相关文件。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预计2028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航道开挖、水利枢纽建设、护岸工程、边坡治理及其他航运辅助设施,将打造柬埔寨内河运输网络,提升水运安全性。除航运功能外,该项目还涵盖水资源管理、灌溉农业等前瞻性规划,将有效提升沿线农业产能,推动柬埔寨工业、农业、物流、港口等领域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柬埔寨副总理兼发展理事会(CDC)第一副主席、德崇扶南运河项目特设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孙展拓7月3日赴贡不省与白马省沿线,实地检查德崇扶南运河项目规划区域的界址点坐标确定和立碑工作。他强调,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对提升国家独立与主权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充分发挥其在水上运输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整个界址点坐标确定和立碑工作预计将于2025年7月底完成。
孙展拓副总理指出,运河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柬埔寨内陆的主要河流,包括湄公河、洞里萨河、百色河、西贡河、西山河以及谢波河等,并直接通往海上运输通道和各主要港口,例如贡不港、白马港和西哈努克港。这将使柬埔寨的货物运输无需再经过第三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独立性和主权。他进一步强调,正如洪森亲王经常提及的,这一项目将显著推动水上运输优势,众所周知,水路运输成本远低于陆路或铁路运输,同时还能减少道路损耗和交通事故,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初步报告,运河项目全长174.5公里,目前已完成约114公里的边界勘测与界桩布设工作,共设立界桩1079根。其中,干拉省的387根和茶胶省的550根界桩已全部完成,贡不省已完成142根。目前,技术团队正全力加快推进贡不省和白马省剩余路段的布桩工作,预计将于近期全面完成。
此外,孙展拓副总理还带领工作组视察了跨运河桥梁和位于白马省东纳宗奥县的船舶加通水闸建设工程。
柬埔寨政府计划在今年年底雨季结束后,调集机械设备正式启动项目施工。在此之前,由财经部牵头设立的专门工作组将完成对沿线受影响民众的补偿与安置工作,确保在施工启动前妥善解决所有相关问题。
柬埔寨运河项目总投资高达17亿美元,横跨白马、贡不、茶胶和干拉四个省份。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四年,预计将于2028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柬埔寨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望显著促进柬埔寨民生相关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为构建新时代柬中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