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海洋的逆袭之路:从“亏损王”到盈利新星
在全球船市的激烈竞争舞台上,韩国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曾深陷亏损泥潭,连续两年被冠上韩国造船业“亏损王”的名号。然而,乘着全球船市“超级周期”的东风,凭借着选择性承接高附加值船型的接单策略,韩华海洋正迅速回归正常轨道,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扭亏为盈,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逆袭。
一、昔日困境:连续巨亏的艰难岁月
2021 - 2022年,韩华海洋的经营状况惨不忍睹。2021年,营业亏损达到17547亿韩元(约合14.24亿美元),当期净亏损16998万亿韩元(约合13.8亿美元),不仅自2016年后时隔5年再次年度业绩亏损,且亏损金额在韩国三大船企中独占鳌头。2022年,营业亏损为1.6135万亿韩元(约合12.44亿美元),当期净亏损1.7448万亿韩元(约合13.46亿美元),再度蝉联“亏损王”。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过去行业低迷期,韩华海洋承接了大量低价船订单,这些订单在后续建造过程中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严重拖累了公司业绩。同时,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生产效率低下、合作公司(转包企业)工会罢工导致的船舶建造工程不稳定,以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都使得韩华海洋在经营上举步维艰 。
二、转机出现:新东家与战略调整
2023年5月,韩华集团收购原大宇造船,将其更名为韩华海洋,这成为公司命运的转折点。韩华集团从集团层面制定了韩华海洋的发展战略,计划到2040年实现“营业收入30万亿韩元(约合224亿美元) ,营业利润5万亿韩元(约合37.35亿美元),跃升为主导未来海洋产业模式的‘全球海洋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
韩华海洋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实施以收益性为中心的选择性接单战略。不再盲目追求订单数量,而是更加注重订单的质量和附加值。公司集中力量承接高附加值船型订单,如LNG运输船、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等。同时,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善管理体制和事业部制的组织改编等措施,致力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 。
三、扭亏为盈:高附加值船型订单的成效
进入2023年,韩华海洋的努力开始逐渐显现成效。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4083万亿韩元(约合57亿美元),同比增长52.4%;营业亏损1918亿韩元(约合1.48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亏损大幅减少1.4218万亿韩元,减亏幅度超过88%;实现当期净利润1443亿韩元(约合1.11亿美元) 。
2024 - 2025年,韩华海洋的业绩进一步提升。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到2500亿韩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第二季度,更是成绩斐然,营收达3.29万亿韩元(约23.7亿美元),同比增长30%,营业利润3717亿韩元(约2.76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半年累计营收6.4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6303亿韩元 。
商船业务表现亮眼,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贡献巨大。LNG运输船订单占比超过60%,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贡献了3771亿韩元利润,营业利润率升至13.4% 。此外,韩华海洋在军船和海工业务方面也保持稳定发展,为公司整体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目前情况来看,韩华海洋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全球船市“超级周期”下,市场对高附加值船舶的需求持续旺盛。随着国际环保新规的强化以及美国LNG出口增加,LNG船订单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承接。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订造量增加的趋势,随着VLCC运费的上升,相关订单有望进一步增加。此外,清洁能源需求剧增,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船(VLGC)和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的订单也将迎来增长机遇。
韩华海洋从韩国造船“亏损王”到大幅扭亏为盈的转变,是其战略调整、管理改善以及市场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韩华海洋若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有望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