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放话:要建设10个世界级船厂!
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造船业振兴计划。
印度港口、航运和水路事务国务部长 Shantanu Thakur 近日表示,印度将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球造船市场5%的份额,并建设10个世界级船厂。
Thakur强调,造船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国家实力和自主能力的体现。印度的目标不仅在于参与竞争,更要在绿色造船领域扮演引领者角色,推动绿色增长、蓝色经济和“自力更生印度”战略。
按照规划,印度将通过在自动化、数字孪生技术和绿色造船创新方面的投资,推动船厂现代化,力求在2030年前取得全球市场5%的份额。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还将依托公私合营模式与国际合作,引入先进的全球经验。
过去十年间,印度海事产业已快速转型。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印度内河货运量增长超过320%。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度持续推动港口现代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Deendayal 港的项目投产、对加尔各答及岛屿地区的开发审视,以及 PM Gati Shakti 多式联运项目的实施,都在改善船舶周转效率和末端物流连接。
印度政府还计划在2030年前建立国家集装箱班轮公司,并力争到2035年实现集装箱船50%的国产化生产,减少对外资班轮的依赖,进一步提升本土船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资金支持方面,印度设立了海事发展基金,为船厂升级改造、绿色造船研发和公私合作项目提供专项融资。同时,电力推进系统、碳捕集技术及造船自动化等领域的创新正在加速涌现,初创企业和行业先锋正为产业注入活力。
在绿色航运方面,印度承诺到2047年,至少30%的船队将使用 LNG、甲醇、氢能等清洁燃料。绿色航运走廊和内河绿色船舶也将成为未来布局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正着手制定一份覆盖未来十年的《国家造船政策》,重点简化监管、提供税收优惠、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图,并计划到2030年培训5万名技能工人,同时加大对自主航行和绿色船舶研发的投入。
通过与 PM Gati Shakti 多式联运框架相结合,印度计划在古吉拉特邦、喀拉拉邦和安得拉邦的造船中心周边建设沿海产业集群,到2030年实现与铁路、公路网络的全面联通,从而降低原材料成本并提升效率。
此外,Sagarmala 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今年预计将完成15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绿色航运通道建设和集装箱航运能力提升。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