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重返中国市场,巴拿马型散货船迎黄金期!

2025-11-10

在经历六个月的高关税“贸易战”后,中美两国于近日达成为期一年的“休战”,这一消息迅速提振了全球贸易市场,并为干散货航运带来可观利好。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白宫发布《与中国就经贸关系达成协定》的情况说明书,自11月10日起,暂停实施特别港务费,减半芬太尼关税,以及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的暂停期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

 

图片

 

船舶经纪商Xlcusiv最新周报指出,对全球贸易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风险溢价下降,市场可见性提高。

 

在这次停火中,农业成为最大亮点。白宫说明称,中国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中国将恢复购买美国高粱和硬木原木。

 

BIMCO航运分析师Filipe Gouveia表示,对美国大豆出口而言,这是一剂及时“强心针”。今年迄今,美国大豆出口同比下降27%,虽然出口至其他市场有所增加,但仍难以弥补对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5%的缺口。同期,中国从南美进口大豆同比增长21%,整体进口仍同比上涨5%。

 

图片

 

根据Xlcusiv周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首批采购正在谈判中,未来一年有望签订数千万吨的长期采购框架。相关货物预计将立即启运,恢复自春季以来几乎冻结的贸易流动。对美国农户而言,这是急需的喘息机会;对中国而言,则是为冬季饲料储备提前布局、降低对南美大豆的依赖。芝加哥市场价格反应谨慎,乐观与怀疑并存,但实际市场已悄然活跃,来自墨西哥湾及西北太平洋的新船货正逐步预订中。

 

对于航运业而言,这次停火可谓正逢其时。美国对华大豆长航线贸易的恢复,将立即带动巴拿马型散货船(Panamax)的需求。过去几个月,该航线几乎停摆,约200个航次被取消,第四季度船舶运力大幅削薄。而巴西、阿根廷的新季收割要到明年二月才能抵达中国港口,美国货源的窗口期在未来三个月完全打开。即便贸易量仅恢复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二,也足以对船舶利用率和市场情绪产生明显提振。

 

图片

 

Filipe Gouveia分析认为,未来几个月,中国将加速囤积美国大豆,而南美新季收割预计将拉低价格,进一步刺激采购。作为主要承运船型,巴拿马型散货船预计将是最大受益者,其承运量占中国大豆进口的93%。

 

不过,Xlcusiv也提醒市场需保持谨慎。贸易战期间,中国已加快大豆来源多元化,巴西的物流效率持续提升,这意味着美国市场份额的回升可能只是短期现象。此外,协议明确为一年期,并需年度审查;若谈判停滞,关税或港口费仍可能重启。

来源:洲际船务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