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8 | 编辑:E航网 | 阅读:693 | 分享: |
澳大利亚与东帝汶3月6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签署了《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在帝汶海建立海上边界》(Treaty Betwee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 and Australia Establishing their Maritime Boundaries in the Timor Sea)条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此举彰显了国际法的力量,以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有效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参加了签署仪式,调解委员会主席彼得•塔克苏-詹森(Peter Taksoe-Jensen) 作为见证人签署了该条约。古特雷斯发表讲话指出,和平解决纠纷是《联合国宪章》的一个核心元素,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石,对于这两个文件来说,澳大利亚和东帝汶都是会员国。
古特雷斯指出,这一事件具有历史意义,新的海洋边界条约的签署标志着各国有史以来首次成功地根据《公约》附件五完成了调解程序。
古特雷斯祝贺双方政府和调解委员会作出的建设性的参与和不懈的努力,以便让双方达成一致。他还祝贺澳大利亚和东帝汶两国政府开创了通过调解机制解决争端的先河。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进一步推动了《公约》起草者的愿景,为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办法。
古特雷斯表示,他相信澳大利亚和东帝汶树立的榜样将激励其他国家将调解作为解决争端的一个可行的替代办法。今天签署的协定将进一步有助于为世界海洋确立法律依据,为各国维持稳定的关系、和平与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古特雷斯指出,通过划定澳大利亚与东帝汶在帝汶海海域的边界,并为这一地区建立特殊的制度,这一协定将使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行使各自的权利、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它还应确保这两个国家充分从对帝汶海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中受益。
帝汶海海底汽油储量丰富,包括巨日昇气田(Greater Sunrise Gas Field)。
2017年8月30日,澳大利亚和东帝汶达成了“全面一揽子协议”(The Comprehensive Package Agreement),其中包括这一新条约。该协议结束了东帝汶与澳大利亚长达十年的海上勘界争端。
来源:联合国新闻
两国签署了一项新条约,结束了长达10年的海上边界争端。这是世界各国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达成的首个和解。
澳大利亚同东帝汶签署了一项重新划定两国海上边界的条约,结束了两国间长达10年的争端,并在帝汶海(Timor Sea)“解锁”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这项在纽约签署的条约,是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达成的首个和解。官员们希望,这一进展可为其他国家解决剑拔弩张的海上边界争端提供一条路径。
“该条约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为我们的双边关系开启了新篇章。”澳大利亚外长朱莉•毕晓普(Julie Bishop)说,“它为两国确立了永久的海上边界,为联合开发和管理巨日升气田(Greater Sunrise gasfields)创造了条件。”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对该国而言,该条约能达成是一个意外的巨大成功。为了废除2006年与堪培拉方面达成的一项海上协议,东帝汶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东帝汶政府认为,该国依照该协议从帝汶海巨日升油气田开发中拿到的收入分成并不公平。
伍德赛德(Woodside)、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和大阪天然气集团(Osaka Gas)共建的一家合资企业在巨日升项目中拥有商业权益。该项目估计拥有价值最高达400亿美元的油气储量。不同寻常的是,这几家商业合作伙伴参与了近期东澳两国间的海上边界谈判,这凸显出巨日升气田对东帝汶经济的重要性。
“巨日升一直是这些谈判中的争夺目标,而最终结果是,依照这项新协议,东帝汶将获得更多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法学教授唐纳德•罗思韦尔(Donald Rothwell)说。
依据协议条款,该气田所产生收入的70%或80%将分给东帝汶,具体比例取决于上述合资伙伴如何开发该气田。而依据东澳两国2006年签署的那项海上协议,东帝汶获得的收入分成是50%。
东帝汶后来对2006年的协议表示反对,并把澳大利亚告上了海牙的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东帝汶声称,澳大利亚在一项国际援助计划的掩护下,于2004年对东帝汶内阁办公室实施了窃听,以在达成那项协议的谈判中获得商业优势。那项协议达成时,东帝汶尚未从1999年独立公投引发的暴力活动中恢复过来。
这一海上边界争端对东帝汶脆弱的经济构成了威胁,因为该国唯一运营中的巴宇-温丹气田(Bayu-Undan gasfield)产生的收入将在2020年代初枯竭。在海牙打的那宗官司也令澳大利亚(澳是向东帝汶提供援助最多的国之一)感到尴尬,澳曾呼吁北京方面在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争议水域活动时遵循法治。
“该协议证明了,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如何增进稳定、让各国能够和平解决争端的。这是一个证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运转的例子,”毕晓普说。
东帝汶国务部长阿吉奥•佩雷拉(Agio Pereira)表示,该条约对东帝汶以及东澳友谊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罗思韦尔教授表示,新协议面临的一个潜在威胁是印度尼西亚的反应。他说:“如果印尼认定它也可以重新讨论1970年代它谈妥的边界,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译者/何黎
来源:FT中文网
来源:海商法研究中心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