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船机帮】SULZER主机排气阀顶升机构及凸轮移位故障研究


Image
Image

点击蓝字“船机帮”关注我们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Image

导读

作为世界知名品牌的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 ,SULZERRTA大型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该类型柴油机的排气阀顶升机构具有工作可靠、维护保养简便的特点。

但在一些机龄较长的机器上,由于管理不到位或疏于保养 ,该机型同样易引发主机运行故障。

本文将针对该机型主机排气阀顶升机构的故障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Image


一、主机排气阀顶升机构故障案例


2012年3月4日至5月16日,某轮在营运过程中先后发生了6次主机排气阀顶升机构磨损、滚轮变形故障,最后两次还发生了气阀凸轮移位导致排气定时改变的严重事故。

该轮SULZER5RTA58型主机基本资料为:

缸径580mm,冲程2000mm,直流扫气,发火顺序为 1-3-5-2-4,额定转速为127r/min,配有轴带发电机。

以下将介绍这6次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措施。

第一次故障发生在2012年3月4日航行中。

主机十字头双联滤器换洗频繁,系统油中出现大量金属磨料,短时问内主机滑油压力下 降至 0.2MPa(正常为0.23—0.3MPa)并低压报警。

停车后发现主机第4缸排气凸轮箱道门处冒烟,道门高温,打开道门进一步检查发现其排气阀顶升机构滚轮及衬套严重磨损。

处理措施:

在未确认故障原因的情况下,将顶升机构组件更换一备用 旧件装复,检查并清吹顶升机构油道 ,检查供油量正常 ,对主机曲拐箱等进行详细检查后恢复正常航行。


第二次故障发生在 5月5日靠天津港时。

检查发现主机系统油中含有铜质磨料,工人拆检主机第 4缸排气阀滚轮,衬套外表面磨损量约0.3mm深,滚轮及销轴尚好。

处理措施:

衬套更换一旧件,其他各部件原样装复。

此后进行靠离港操作,主机正常慢车运转约5个小时未见异常。


第三次故障发生在5月10日离天津港约 3个小时后。

主机第4缸凸轮箱道门高温,停车拆检其气阀顶升机构,发现滚轮、衬套及销轴磨损。

处理措施:

滚轮、衬套及销轴换用供船的国产新件,装 复后检查油道及供油情况正常,23:50恢复航行,航行后每隔10-15分钟对第4缸顶升机构道门温度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次故障发生在5月11日03:02,距上次共正常航行近 3.5小时。

出现主机第4缸凸轮箱道 门高温现象,停航拆检,发现气阀顶升机构滚轮及衬套磨损。

处理措施:

找了一只旧的滚轮及衬套,因衬套有微变形,将衬套紧配安装于销轴上,衬套由全浮动改为仅外表面与滚轮之间半浮动形式,装复后检查供油情况正常,11:20恢复航行,航行后每隔10-15分钟跟踪检查该缸顶升机构温升等情况 。


第五次故障发生在11日13:40。

三管轮发现主机第4缸凸轮箱道门处冒烟,主机有异响,立即停机检查并进行拆检该缸气阀项升机构,滚轮受高温作用,表面烧黑,滚轮与凸轮表面粘熔。

处理措施:

滚轮 、衬套及挡圈均换用旧件,测量配合间隙,其中衬套与销轴0.05mm(正常为0.03-0.07mm),滚轮与衬套0.07mm(正常为 0.06—0.10mm),凸轮表面油石打磨处理,装复并检查供油情况均正常后,19:00动车恢复航行。

航行后即发现主机第4缸不发火,19:40停车检查供油系统及气缸 、气阀启闭情况未见异常;22:00主机第4缸单缸停油运行,主机转速约83r/min时测量第4缸压缩压力 0.10MPa,其它缸爆发压力 0.35MPa,加速至102r/min时测量第4缸压缩压力为0.14MPa,其它缸爆发压力0.45MPa,初步认为第4缸因压缩压力低而不发火。

用百分表粗略测量1—5缸排气阀启阀定时分别为(ATCD):NO.1:37°,NO.2:34°,NO.3:27°,NO.4:81°,NO.5:29°,主机转速至约 93r/min时分别测量3、4两缸纯压缩压力分别为:0.40bar,14bar,综合各缸气阀定时及 3、4两缸压缩压力比较,基本上确定第4缸气阀凸轮移位,气阀定时错乱,气阀滞后开启及关闭,减小了压缩行程,从而影响压缩压力。

处理措施:

15日晚,工人上船对主机第4缸气阀凸轮定时作进一步检查并调整,用定时刻度盘比较测量3、4缸气阀定时为:NO.3:-5°,NO.4:+47°,确定主机第4缸气阀定时较第3缸滞后52°,将第4缸气阀凸轮调整复位,调整后各气阀定时为:

NO.1:+1°,NO.2:0°,NO.3:-5°,NO.4:-5°,NO.5:-5°。

16日00:30-01:30主机试运转1小时,第4缸恢复正常。


第六次故障发生在16日13:30起锚续航时。

19:00发现主机第3缸气阀凸轮箱道门高温,各缸排温不均,增压器伴有轻度喘振,主机转速 自动下降;

19:10全船跳电,停主机 ,对第3缸气阀顶升机构拆检,衬套及滚轮磨损,滚轮受高温作用,表面烧黑,滚轮与凸轮表面粘熔 ,对第3缸气 阀定时检查发现,凸轮定时滞后约130°,并轴向向前移动约2mm。

处理措施:

顶升机构组件更换供船翻新件,船方自制调整凸轮的液压工具接头 ,对主机第3缸气 阀凸轮调整至正常位置(-4°),17日07:15动车起锚,恢复航行,至此主机工作恢复正常。


二、该轮主机排气阀

顶升机构故障机理分析


第一次故障前,即3月4日之前即发现主机系统油油质不好,轻度乳化,润滑条件变差导致 1.5缸凸轮及滚轮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拉痕,系统油中出现大量金属磨料,滑油压力下降至报警值以下,导致滚轮磨损,第4缸首先发生故障;

由于故障的原因未找到即更换备件投入运行,导致两个月后第二次故障的出现;

同样的修理方法引发了第三次、第四次故障的出现,但故障间隔明显缩短,也为第五次故障埋下了隐患;

第四次的尝试性修理直接导致了第五次更严重的故障;

对第五次故障维修不当使故障迁移至第三缸,引发第六次故障。

从上述故障发生及解决过程中不难看出,同样的故障反复出现,并且呈加重趋势,轮机员的管理责任是比较明显的,具体体现 为:

对该类型故障的检修只是停留在更换备件上,而对其根本原因未予深究;平时疏于保养,未能对先期预兆予以足够重视;检修经验不足,急于进行尝试性修理而未充分估计后果。


(1)供船备件的配合间隙及材质问题是导致磨损故障的直接原因。

笔者对该故障的检修过程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发现,5月5日更换的滚轮、衬套及销轴是供船的新件,其配合间隙偏小,用手转动阻力较大。

而5月10日当时船上还有一套新滚轮备件组,因担心配合间隙及材质等有问题 ,便找了一套旧衬套、销轴及滚轮。

因衬套椭圆不能自由装配于销轴,便将全浮动改为了衬套外表面与滚轮之间的半浮动形式,进行尝试性装复使用。

而结果表明,虽然改半浮动不影响衬套外表面油的供给,但大大提高了衬套外表面与滚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再加上与滚轮的配合面达不到原设计要求,从而再一次造成了磨损事故。


(2)排气凸轮项升机构因磨损改变了工作部件受力工况,虽经检修但未好转是引发故障的深层次原因。

5月10日至5月16日,主机排气凸轮顶升机构先后共发生4次故障,前面3次均发生在第 4缸,最后一次(5月16日),当3、4缸驱动油泵及顶升机构对调安装后,磨损故障即转移到第3缸。

当晚在拆检第3缸排气阀顶升机构时,同时拆检了驱动油泵,驱动油泵活塞、环及缸壁均良好,无拉痕或卡阻现象,排除了驱动油泵卡阻导致滚轮外力变大的原因。

由此可见,故障的根源在于顶升机构本身。

进一步检查发现,第4缸排气 阀滚轮与凸轮在轴向不对中,滚轮向后偏约5mm以上,滚轮一边约5mm不能与凸轮接触,使滚轮与凸轮的压力集中偏于前部;

再从几次换下的销轴磨损情况看,基本上都是一端磨损严重,也可以反应出滚轮与凸轮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具体如图1所示。

Image


(3)部件制造工艺差,工况恶劣,检修时安装达不到设计要求是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5月11日换下的滚轮外表情况可以看出,滚轮表面比较光洁,颜色未发黑,可见滚轮受热程度并不严重,如图2所示。

Image


5月16日拆检换下的滚轮因受热程度很高,表面烧黑,与凸轮发生粘熔,如图3所示。

Image


比较可知,该故障的几次连续发生,其发热、磨损规律呈加重趋势。

受热传导及系统油的冷却作用,通常凸轮上的温度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如果滚轮发生卡阻时,滚轮与凸轮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凸轮的温度会大大升高,凸轮温度单纯受这样的高温作用一般情况应不足以使凸轮发生移位(此凸轮是通过800kg的液压力涨开内加衬套,紧配于凸轮轴上)。

在5月16日拆检中,详细检查了顶升本体,发现本体定位销槽两边磨出较深台阶,如图4所示。

Image


由此推测:

顶升本体在缸体内发生周向偏转,定位销与销槽有磨损和卡阻,顶升机构上升时大大增加了滚轮附加于凸轮上压力,当凸轮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综合受滚轮压力增大的影响促使凸轮向倒车方向发生周向移位。

Image


顶升机构视图如图5所示,顶杆“1”下方有一推力块“2”,然后用固定环“3”及螺丝固定,顶杆“1”与推力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

这样,正常运转中顶杆除上下运动外还可以自由转动,一方面可以补偿顶杆端部如果有偏磨可能会发生的轻微周向转动;另一方面顶杆自由转动,也有利于顶杆端部的均匀磨损,而第4缸顶升机构的顶杆与下方推力块处于紧配状态,顶杆不能自由转动。

解体供船的翻新件顶升组件及第4缸换下的顶升机构之固定环尺寸如图6所示。

Image


左侧固定环高度尺寸(48.5/38)为供船的翻新件,右侧固定环尺寸(37.5/48)为第4缸换下件,由于第4缸换下件固定环高度偏小0.5mm,使得装配后顶杆与推力块之间成紧配状态,不能自由转动,从而不能补偿顶杆因磨损不均发生微小的周向转动。

5月15日,工人调节第4缸气阀凸轮后,对凸轮表面进一步进行油石打磨,打磨后,红油检查滚轮与轮接触面积,滚轮与凸轮接触明显不均(要求应达到95%以上)。

由此可见,第4缸排气阀滚轮的工作条件较差,当发生磨损时,顶杆的轻微转动得不到补偿会引起本体周向偏转,使定位销压向销槽的某一侧而发生销与销槽卡阻。

滚轮与凸轮轴向接触应力分配不均,引起滚轮端磨损严重并呈定的圆锥度,发生轻度的与凸轮轨道跑偏,同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轴向分力,一方面易造成定位销与销槽卡阻,引起滚轮与凸轮的压力及摩擦力增大,另一方面使滚轮与凸轮的轴向应力分布不均,在运转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轴向分力,最终引起5月16日凸轮不仅周向滞后移位,也发生了一定量的轴向移位。 

正是由于前四次对故障发生原因的认识不够,故障解决不彻底,才导致了第五次、第六次凸轮移位的严重事故。


三、排气阀顶升机构管理的思考


(1)把握供油不足导致迅速磨损,温度短时间快速升高的故障规律。

在几次拆装后的运转过程中,发现滚轮磨损加剧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在几次恢复航行后,对滚轮及凸轮箱道门温度进行每隔10-15分钟跟踪测量检查,前几小时内,道门温度无明显变化,而每次都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现道门温度快速升高。

如因配合间隙不当、配合面不良或油中磨料等因素,磨损产生的少量铜屑,基本可以被系统油带走,因此3月4日第4缸气阀滚轮检修后一直运转了两个多月时间,至5月5日第二次拆检中,只是衬套存在一定量的磨损,

而滚轮及销轴尚好,即说明这一点。 

在项升机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凸轮顶升力及弹簧压力作用,滚轮、衬套及销轴始终是处于单侧受力状态,旦磨损至一定程度, 磨下的铜屑会逐渐堆积在布油槽周围,当布油槽堵塞,供油量严重不足后,即会发生迅速磨损,甚至卡阻现象,温度短时间内也会快速升高。


(2)强化备件验收环节,安装达到设计要求可有效防止故障发生。

滚轮本身工作条件比较差,设计要求也比较高,不仅其表面要满足一定的硬度、光洁度,还要保证两者接触面积达到95%以上,一方面其各部件的配合间隙应保证处于正常范围,另一方面材料本身的热膨胀系数要满足要求。


(3)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平时预防保养是杜绝此类故障的关键。

通过对该故障的解决可见,要保证滚轮与凸轮的可靠运转,除部件本身要达到设计标准,还要保证油道畅通,滑油的可靠供给。

主机运行中轮机员一旦发现某缸油量偏小,润滑不良,要及早查出原因,避免油道不畅,检查1-5缸各滚轮与凸轮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轻度拉痕及磨痕,这是系统油含有磨料的结果,油含水乳化,油受污染,长期下来,容易造成油道不畅的问题。

在平时的常规保养中,要细心检查各缸油量的供给情况,注意喷嘴是否不畅或堵塞,检查滚轮与凸轮接触情况,加强系统油的分离,提高系统油质。

滑油滤器保证可靠过滤,清洗滤器时多注意滤器的污染情况,如发现有金属磨料,根据磨料的性质,初步判断磨损的部位,尽早查出并消除污染源。

在拆装检修中,要仔细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分析磨损的原因并予以消除,测量各配合间隙,保证在说明书要求的范围之内,必要时更换备件。


四、结束语


从上述故障的发生及处理过程可知,设备的磨损、粘熔等故障有其自身的规律,轮机员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检修工作。

该故障发生、发展并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预防保养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检修技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

Image

本文原创作者系: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  

袁健 ,靳辰浩

END

Image
Image
Image

来源:船机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