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长江干线新能源船舶呈现“井喷”趋势…


小编从长江海事局获悉,截至目前,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建成投运新能源船舶132艘,预计2025年辖区船厂拟建成新能源船舶406艘,未来五年新增建造意向966艘,其中LNG船舶占比75%,电动力船占20%,甲醇动力船占5%。长江干线新能源船舶发展呈现“井喷”趋势,长江绿色航运时代加速到来。

图片

“长江航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船舶已涵盖锂电池、绿色甲醇、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类型。”长江海事局船舶监督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能源船舶快速增长的背后,既是国家“双碳”目标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强力推动,也是航运业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

据悉,为护航新能源船舶安全发展,长江海事部门从船舶检验、现场监督到船员培训等方面多维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建造质量监管方面,长江海事局参与编写、起草了新能源(LNG燃料)船舶建造检验和监督工作指南,为船舶建造提供技术标准。在现场安全监管方面,制定出台了电池动力船舶现场检查指南,并起草了LNG、甲醇燃料船舶现场检查指南,确保监管有据可依。

图片

随着新能源船舶迅猛发展,船员短缺问题逐渐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掌握新能源船舶技能的船员缺口超2万人。针对船员对新能源船舶“不会开、不会管”的难题,长江海事部门牵头修订《内河船舶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签发管理办法》,增加内河新能源船舶船员相关内容,并编制内河新能源船舶船员培训大纲。

同时,长江海事部门于7月1日在武汉正式运行长江干线首个新能源船舶联合培训基地,打造“理论教学—模拟实训—实船操作—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年培训能力可达2000人次。

图片

“这个基地最大的特色是‘订单式培养’,培训学员‘入学即入职’。”长江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处长林承志表示,“我们与长航集团、国能武汉航运公司等航运企业签订‘定向委培协议’,根据企业新能源船舶保有量、新增订单及技术类型,设定培养规模与课程侧重,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此外,海事部门还组织设立LNG、甲醇、氢燃料和电池动力四类新能源船舶“见习点”,破解船员实操经验不足的问题;引入智慧教室、VR虚拟仿真系统等实训设备,实现理论教学与实景操作无缝衔接,培训效率提升60%。

来源:江海云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