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03 | 编辑:李峰 | 阅读:28 | 分享: |
摘要
当前焦煤市场呈现“供应收缩,需求韧性,政策托底”的三重驱动逻辑。短期内,蒙煤通关量回升乏力、国内产能释放受限,叠加冬储补库需求,价格上行动力仍在。
1
供给:国内与进口双受限
国内环保与安全管控加码。自2025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内蒙古乌海地区露天煤矿开工率长期处于低位,部分矿井因环保问题停产治理。山西等地则因“反内卷”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国有大矿与地方小矿主动下调开工率,导致焦煤产量显著下降。以焦煤集团为例,10月产量较5月高点下滑13%,钢联统计的523家样本矿山10月原煤日均产量同比减少4.4%。政策导向已从前期的“保供”转向“稳安全、控产能”,进一步抑制了国内供应弹性。
进口蒙煤通关量锐减且品质下降。尽管8-9月蒙煤进口量因利润驱动恢复至高位,但10月甘其毛都口岸日均通关量骤降,降幅超过20%。蒙古国政局动荡和库存消耗导致发运不确定性增加,同时蒙煤因工作面切换品质下滑,主焦煤占比下降,结构性矛盾凸显,进一步推升交割品溢价。
图:焦煤产量:周度日均(万吨)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焦煤进口:甘其毛都日均(万吨,MA7)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2
需求保持韧性
钢厂高开工率支撑刚性需求。尽管8月以来钢材库存持续累积,利润空间被压缩,但钢厂仍维持高开工率,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235万吨以上。这主要得益于2025年钢厂利润普遍优于去年,即使处于微亏状态仍能持续维持生产,形成对焦煤的刚性需求支撑。
钢材出口上升支撑了用钢需求。1-9月中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9.2%。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需求强劲,叠加国内钢材价格较国际市场有显著优势,刺激了钢铁企业的出口积极性,进而带动焦煤需求韧性。
冬储预期推动投机性补库。随着四季度来临,钢厂和贸易商提前启动冬储备货。10月焦炭价格连续提涨,反映出下游对原料价格上涨的接受度提升。钢厂焦煤库存仍处于低位,补库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市场对“反内卷”政策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了抢货情绪。
图:铁水日均产量:247钢厂(万吨)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焦煤库存:矿山企业(万吨)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焦煤库存:独立焦企(万吨)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焦煤库存:钢厂厂内(万吨)
数据来源:W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3
市场预期受政策持续提振
政策信号强化供应收缩预期。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市场解读为对焦煤行业产能调控的间接支持。国内某头部煤企高管透露,年底前煤炭超产检查将加码,国有大矿四季度产量将严格控制,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对供需紧平衡的预期。政策驱动下,期货盘面“反内卷”情绪升温。
焦炭成本传导能力增强。焦煤价格上涨直接推高焦化厂入炉煤成本,,焦化厂成本增加。尽管焦化厂普遍处于微利状态,但通过两轮提涨,焦炭价格成功向钢厂传导成本压力,形成“煤焦钢”价格联动上涨链条。这种成本传导能力的增强,使得焦煤价格易涨难跌。
总结来看,当前焦煤市场呈现“供应收缩,需求韧性,政策托底”的三重驱动逻辑。短期内,蒙煤通关量回升乏力、国内产能释放受限,叠加冬储补库需求,价格上行动力仍强。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和碳中和政策将持续压制焦煤需求增长,但资源禀赋约束和进口不确定性仍可能使价格维持高位震荡。需重点关注蒙古政局变化以及国内环保、反内卷等政策执行力度。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