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12 | 编辑:李峰 | 阅读:2690 | 分享: |
干散货船板块或成为美中贸易休战的主要受益领域之一。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在其最新周报中表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已按下暂停键。经过六个月激烈的关税拉锯战后,中美双方达成为期一年的休战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暂停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将美国‘芬太尼关税’从20%降10%,并冻结双方航运及造船业的所有港口费用。这是一次战术性缓和,书面细节虽少但象征意义浓厚——标志着双方均有意稳定供应链并遏制通胀压力。对于全球贸易而言,核心信号明确:风险溢价小幅下降,市场透明度有所提升。”
据Xclusiv称:“农产品贸易成为焦点。两国领导人确认中国将重返美国大豆市场,首批采购已进入谈判阶段,据称更广泛的合作框架目标是未来一年进口数千万吨大豆。船运预计立即启动,恢复自春季以来基本停滞的运输流。对美国农民而言,这是急需的喘息之机;对中国而言,这是冬季前保障原料供应、降低对南美依赖的务实举措。芝加哥市场价格反应谨慎——乐观情绪与怀疑态度并存,但实体市场已开始活跃,墨西哥湾及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已有新货悄悄成交。”
该船舶经纪公司补充道:“对航运业而言,此次休战来得正是时候。美国至中国长途大豆贸易的恢复,将立即重启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核心吨海里运力引擎。近几个月来该航线的停摆已导致近200个航次取消,并大幅减少了第四季度的船舶运营需求。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收成预计要到2月后才能运抵中国港口,未来三个月美国大豆的出口窗口期将全面打开。即便贸易量仅恢复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二,其对船舶利用率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仍将十分显著。目前大西洋-太平洋航线的船舶调运成本已推高墨西哥湾地区的船舶待租清单,而即期装货的新增需求正逐步反映在2026年初的远期运价协议定价中。”
Xclusiv指出:“尽管如此,仍有几项注意事项抑制着市场狂热情绪。在贸易对峙期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且巴西的物流效率持续提升——这意味着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增长可能是暂时的。此外,此次休战明确设定了期限,且需接受年度审查,若谈判陷入僵局,关税或港口费用恢复征收的风险依然存在。不过,即便只是短期的贸易正常化,也能稳定贸易流、理顺运费预期,并为经历了夏季强势表现后开始失速的干散货市场注入活力。”
该船舶经纪公司总结道:“除干散货船板块外,港口费用的冻结为班轮公司及油轮运营商消除了一项长期存在的成本困扰,而关税下调则小幅改善了各类货物的航次经济效益。芯片及先进技术领域仍未纳入协议范畴,但整体基调标志着美中关系进入2024年初以来最平稳的阶段。目前,市场重心重新回归货物贸易本身,而非紧盯新闻头条——对航运业而言,仅这一转变就足以改变市场态势。”
来源:睿思港航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