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帮】拖轮轮机的坞修工程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导读
拖轮的坞修工程分为定期坞修和临时坞修。
定期坞修是对船体和全船的各主要设备及系统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检查,修复已经磨损而在日常保养中不能解决的缺陷,使主要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转;临时坞修是一种事故修理,如发生螺旋桨损坏或旋回机漏油等故障需要上坞修理。
无论是哪一种,首要工作是编制修理单。
编制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公司的修船级别和计划要求。
(2)船舶证书要求的检验项目。
(3)说明书规定的设备检修时限。
(4)拖轮运行中的技术状况。
修理单的编制充分体现了轮机长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制定的修理项目既要全面具体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尽量避免临时追加项目,以较低的修船费用完成坞修工程。
轮机长通过审查分管轮机员所报维修项 目,汇编成坞修工程的厂修和自修的修船计划和备件申领单,对每项修理工程的内容、规格要求写清楚,把所需修理的机械设备的制造厂名、出厂年月、数量和规格,修理部件的材料和性能等写清楚,标清需船厂提供的备件的型号和数量。
报表一式三份,一份留船,两份上报机务部门;机务部门审定后,将修理单发送到船厂,进行报价询价,基于 “就近选厂”、“择优选厂”两大原则来操作,结合船厂技术水平、修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来进行厂家选择,若遇特殊工程,有关船厂所在地区的修船环境及加工水平还要给予充分考虑。
选定承接修船的船厂,并确定坞期后,机务部门要及时通知拖轮进行准备工作。
轮机长接到通知后,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备件和物资的准备:
根据机务部门最终确定的修理单,准确核对坞修中所需的备件规格和数量,落实备件申领单的订购情况,提前申领在修船中所需的工具和物料,如测量工具、铺垫物品、油料接收容器等 。
(2)专用工具和技术资料的准备:
在准备专用工具时,如主机吊缸专用液压工具,不但要依照说明书所述清点件数,还应确认其使用状态良好。
关于维修设备的技术资料,轮机长应提前复印下来,便于维修人员使用,避免资料污损丢失。
(3)制定坞修期间的安全事项和值班制度:
坞修期间要做好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的应急职责,标明值班人员需要巡查的位置,保证拖轮在坞修期间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在进坞前,船方要与厂方确认进坞的方式和位置。
由于拖轮吃水浅,一般可自行进坞,但要与厂方确认进入的路线,以免造成船墩移位。
由于拖轮坐墩后的姿态较正常浮态时要前倾 10°左右,因此轮机长要提前调整满油舱位,避免出现溢油。
待拖轮坐墩后,轮机长、机务代表要与坞修主管核对修船计划表,标定细节:如备件的提供、专用工具的使用、预定出坞时间、坞修期间安全责任等。
确认船方、 厂方的责任范围,签注相关文件。
拖轮坞修常规项目包括:
(1)海底阀箱的检修;
(2)主海底阀的检修;
(3)螺旋桨及导流罩的检修;
(4)旋回机尾轴封和大回转密封的检修;
(5)水线下的舷外排除阀的检修。
因此,在拖轮进坞后,轮机长应及早下坞检查海底阀箱的脏堵程度,海底阀箱内部特别是底部淤积的污泥必须彻底冲洗干净,清除阀箱表面所有海生物,因为进坞时海底阀都关闭,查看是否有滴水,如果有说明这些阀漏水,维修时要重点检查;检查旋回机水下密封有无漏油迹象、渔网割刀是否完好,螺旋桨的损坏程度,落桨后检查尾轴锥度处有无裂纹,导流罩是否出现电化学腐蚀;检查油水舱的船底及锌块是否完好。
必要时,保留影像资料,以备日后分析研究。
接下来,轮机长协助机务代表与修船主管商定维修工艺:
海底阀箱钢板除锈见白,喷涂防污漆2-3度;主海底阀解体清洁,阀体上防污漆2度,研磨阀及阀座,阀杆填料换新;螺旋桨桨叶及根部做渗透探伤,桨叶矫正,裂纹和缺口补焊,并做静平衡试验;如需更换旋回机的大回转密封或尾轴封,准备好备件和专用工具,做好润滑油的接收和防污染工作;维修水线下的舷外排除阀要与主海底阀一样的工艺要求。
在进行结合特别检验的坞修工程时,轮机长要根据验船师的要求,安排对拖轮的主机、辅机、发电机、旋回机进行拆解、测量、调整工作;对空气系统、动力管系、主副机操纵系统、配电板的保护装置、发电机主开关、报警和警报系统的效能进行检查、试验和调整。
要在验船师上船前,将拆解的设备清洁摆放好,所有测量数据制表后一并交与验船师。
在每天早上的碰头会上,轮机长要将工程的进展状况与修船主管对应落实。
明确指出维修中出现的缺陷和遗漏,督促其尽快安排人员更正,避免耽误坞期。
标定维修中需要追加的项目,以免在签收完工单时发生分歧。
自修工作也要根据船员人力和备件情况按计划展开,对不停航无法解决的项目进行集中解决,如主、付机吊缸检修工作,轮机长要给主管轮机员指派得力人员协助,在技术上给予适时的指导,在不影响坞期的前提下 ,尽量锻炼轮机人员的拆装和维修技能,细致地进行设备的拆解、清理、测量、记录工作,研判故障的成因及解决方法,使他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增长了准确查找故障技术水平。
在节省了修理费用的同时,也达到了锻炼人员的目的。
坞修期间的安全工作也十分重要。
结合每日的维修工作,轮机长在讲解技术要领的同时,要明确指出维修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提醒相关人员要足够的重视,如悬挂警示牌、压力容器泄放压力、电容放电、起吊重物等,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避免人身伤害和零件损坏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明火作业或油舱清洗时,要严格执行爆炸临界值的测定工作,待满足规定条件后,才可实施作业,并指派专人全程监察,加强通风和降温,完工后,确认无火灾隐患 ,杜绝火灾和爆炸发生的可能。
1.水线下项目的检验
(1)海底阀箱内防锈漆工艺质量,防腐锌块换新,格栅固定及防松措施。
防锈漆一定要在上一度漆全干后再进行下一度漆的喷涂,否则,防锈漆发生褶皱,很容易被海水冲刷掉,导致海生物迅速附着繁殖,很快将海底门堵住。
在确认格栅固定的同时,要仔细检查阀箱内一定没有遗留物,以免导致海水系统失压故障。
(2)螺旋桨桨叶修补、抛光,静平衡试验合格。
螺旋桨修补后,要进行渗透实验,检查焊接质量。
安装螺旋桨时,轮机长要监督维修人员严格执行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温度修正值,正确使用专用工具,达到规定的定位距离、液压力矩和保压时间,最后,要将将军帽上紧并固封水泥。
(3)旋回机大回转密封和尾轴封无漏油。
在与厂方确认维修部分已全部装妥后,开始向重力油柜加油,并在尾轴封的放气孔处充分放气,使重力油完全充满工作油腔,并向重力油柜充气达到规定压力,静置 12小时,仔细检查密封处有无漏油。如有付泵,可启动付泵进行转舵操作,以检查回转密封的跟随性是否良好。
(4)主海底阀和其他水线下舷外排除阀阀面密封良好,阀杆填料换新。
海底阀修理虽然较简单,但稍有疏忽,就会对坞期造成较大的延误,因此必须对其修理质量重点把关。
一般的检验方法为阀盘及阀座的接触环带作着色研配检查,如整体拆解的则可进行水压试验。
(5)船底塞、锌块全部装好。
需要对打开船底塞的空舱进行压力试验,以0.15MP的压力充注空气,保持压力2小时。
仔细确认密封良好,避免下坞后出现渗漏 。
2.厂修项目的验收
(1)拆装修理项目:
维修后的各测量值达到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确认所使备件的型号和数量。
(2)控制、警报等系统的能效检验项目:
如主辅机的遥控系统、报警系统、火警报警系统、风油切断系统、配电板保护功能等,根据厂方出具的效能试验数据表逐项检查合格。
(3)检查与维修设备相关联的管路及阀门回装质量:
尤其注意止回阀的安装方向,确认防护罩、隔温棉等防护装置装妥与否,油舱清洗后舱内无遗留物,清理花铁板下杂物,封好人孔盖。
3.逐项验收
经过现场检验,轮机长签署合格项目,对未达到要求的项目,报请机务代表与厂方协商,是否下坞后修理或采取其他方式解决。
在坞内放水后,先不必打开海底阀,以免水中杂物涌入。(如果可能,可将冷却外循环系统改为内循环系统。可提前启动主辅机,方便操纵拖轮出坞。)
待拖轮浮态正常后,逐渐开启主海底阀,会同厂方维修人员仔细检查海底阀、海底滤器的泄露情况,及船底换板部分焊缝的密性,船底塞处的密性情况,拆装过的海水管系是否漏泄。
对各冷却水管路放气,启动主辅机,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控制位置转为驾驶台控制,操纵拖轮出坞。
坞修是对拖轮进行一次集中的维护保养,完成较大型的拆装修理工程。
由于坞期固定,所以前期准备一定要充分,避免因备件不足或工具缺失等问题耽误修船进程;在坞修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维修人员不正确操作,避免出现“返工活”和 “将就活”,对追加项目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尽量降低费用,严格检验维修项目,使拖轮设备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将坞修的相关文件进行整理建档,对重点部位的维修要有连续的记录,并标注部件损坏的原因及相关的数据变化,妥善保存 ,以便为继任者或下一次的坞修提供检索和参考资料。
本文原创作者系: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船舶分公司 李 因
END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