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帮】船舶坞修时轮机长应注意事项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导读
1、进坞前的准备
(1)图纸准备。对船体而言,要准备总布置图、坞墩图(DOCKING PLAN);船底塞布置图;外板标记图等提供给船厂。
轮机长应准备海底阀箱布置图;通海阀布置图;舵、舵杆、舵销、舵承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舵杆和舵销的安装工艺图或计算书。
(以上图纸有的船可能保存在大副处);尾轴、中间轴吊装图;尾轴、轴套、尾轴密封;尾轴承;螺旋桨;防鱼网装置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尾管布置图和结构图;尾尖舱或尾管冷却水舱图;螺旋桨的拆装工艺或安装计算书;侧推器装配图。
这些图纸有的是必用的,有的是备查的,以免需要时手忙脚乱到处找图纸而延误工时。
(2)查阅上次进坞工程项目和上次进坞时各项测量数据,并准备好尾轴下沉量测量工具。
(3)进坞前尽量将船调平。前后吃水差尽量不要超过1米。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抽水坐墩时船体产生附加的折断应力。
(4)如要抽尾轴,则必须预订一套前后密封圈。
(5)在坞内抽水前,关闭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的电源。
2、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当坞内水抽干后,轮机长、大副应立即会同船厂坞修主管工程师下坞检查。
主要是查看和确认船体的坐墩情况,船底状态,桨、舵和阀箱的情况等。
必要时还应对桨舵等重要部位拍一些照片。
在冲水前,应要求船厂打开海底阀箱的格栅,以便对阀箱内部冲水。
冲水结束后,轮机长应立即会同坞修工程师进行检查:
(1)海底阀箱的检查。
海底阀箱内部必须冲洗干净,清除所有表面的海生物,对于经常进出江河的船舶,特别要注意阀箱底部淤积的污泥是否彻底冲洗干净。此时,还要注意检查主海底阀、冲冰阀等有无滴水(停发电机后,这些阀应关闭),如果滴水,表明该阀漏,应该在此次坞修时修复。
(2)不管此次坞修是不是要抽尾轴,都必须要测量尾轴下沉量,用以确定尾轴承的磨损量是否正常,尾轴承间隙是否正常。
测量值应记录。此时还要注意有无渔网,尾轴封有无渗漏油。
(3)舵杆轴承和舵销轴承的测量。用以确定舵承的磨损量和间隙是否正常。
测量时还要注意检查舵杆舵销的密封盖及螺丝是否良好,密封是否良好。
检查舵杆舵叶有无电化腐蚀。如果发现桨舵有明显的电化腐蚀,在牺牲阳极保护的船上要注意检查阳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是否正确。
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船上则要注意检查轴系和舵杆的接地是否良好,理论上接地良好
的舵桨与船体的电位差应小于0.1V。
(4)如果该轮是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则要检查辅助阳极是否完好,阳极导电杆与船体的绝缘在于燥状态下要大于1MΩ。
阳极屏的涂层是否完好。
参比电极是否完好,其电极导电杆与船体的绝缘在于燥状态下要大于1MΩ。
建议在进坞前测量一下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否在一0.8~1.2V之间,如不是更要仔细检查,找出原因消除之。
3、轴系和桨的拆装检查
轴系和桨的拆装过程时间较长,轮机长不可能全过程参加,但以下几点必须予以注意和检查:
(1)拆轴前的尾轴下沉量的测取。
(2)尾轴衬套如被密封环磨出槽,则应予光车或电镀或喷涂等工艺修复。当衬套装复于尾轴时,应用千分表调校圆周的跳动量应小于0.30mm。
(3)前后尾轴承有无裂纹、脱铅等损坏现象。
(4)尾管滑油有无乳化。
如有,则必须找出漏水的原因;如排除后轴封漏,则应重点检查在尾轴冷却水舱中尾管进出油管的法兰、接头和焊缝。
乳化油应换新。
未乳化油应通过200目的滤器过滤,有条件的最好通过分油机分离后驳回尾管。
(5)在装轴以前,轮机长或大管轮应亲自检查尾管内的清洁,密封油管的马脚是否牢靠。
电机员或船厂应测量一下尾轴承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
(6)安装尾轴密封时,要保证密封环箱体与尾轴的同心度。
要求上与下、左与右的间隙差值不超过0.5mm。装好后应测取尾轴下沉量。
(7)前后密封装好后,尾管内应立即注油到高置油箱的正常油位。
打开最靠近尾管密封环的检漏闷头螺丝,检查是否漏油。
确认不漏后,再加注密封油罐的油到正常油位,外观检查有无漏油。
闷头螺丝必须装紫铜垫片并用不锈钢丝保险。
(8)螺旋桨的安装,分有键和无键。无键桨又分湿式和干式。
在新船出厂时,都有一份螺旋桨安装图纸。
在这份图纸中详细地注明了螺旋桨的安装程序,注意事项,特别是在各种温度下所对应的螺旋桨的安装推进量和上紧力。
验船师应对安装程序事先认可,并现场监控安装结果。
轮机长也应在现场监视推桨过程。督促船厂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安装程序进行。
在有键桨和干式安装的无键桨安装中,应优先依据上紧力、推进量作参考。
而湿式桨,必须优先根据推进量、推进力作参考。
湿式安装,又分等压安装和非等压安装。所谓等压安装,就是推进油压和膨胀油压由同一液压油泵提供,同步等压。
而非等压安装,推进油压和膨胀油压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提供,且膨胀油压小于推进油压。
对于非等压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图表进行,严格控制膨胀油压,防止过量膨胀。
桨的导流套与桨的连接必须绝对水密。
桨叶(包括侧推器)如发现毛糙和附有海生物,应要求船厂抛光。
(9)舵承间隙测量,如超过极限,则要考虑换舵承或加厚舵杆和舵销的衬套。
装舵前,轮机长必须要确认:
A、舵杆和舵的安装锥面有否腐蚀,必须配合良好;键和键槽必须无腐蚀,配合良好。
B、舵杆衬套的两端必须用树脂密封,衬套与锥面这一段距离要用环氧树指裹复,密封环区域必须修整光滑。
C、所选用的密封橡皮圈的直径必须高于环槽的深度3mm。
装舵时,必须将舵顶起足够的高度,顶紧舵杆后再装螺帽。
但这时如果舵杆上的支承轴承和舵柄已经装
妥,则舵杆的顶升高度要严格控制,防止顶坏油缸和撞杆。
有条件的话,建议尽量采用液压千斤顶上紧,上紧力根据图纸规定。
有的采用湿压上紧的船,则必须依据图纸规定的上紧程序和推进量。
要绝对保证锥面的水密!
舵的止跳间隙,不管大船还是小船,都应取2mm为佳。
(10)校对侧推器的螺距角和零位。
4、坞修结束后要做的工作
(1)坞修结束,应会同大副和船厂坞修主管到坞里全面视检一遍,确认无遗漏项目和不正确的地方。
同时检查是否将保护部分的封盖去掉,等等。
(2)轮机长应将坞修的各种完工数据整理归档。
比如:前后尾轴承间隙;尾轴下沉量;舵承间隙;销承间隙;换新件及修理件的完工尺寸等等。尾轴下沉量还应刻入专用工具盒内的金属片上。
(3)当坞内放水,船舶进入漂浮状态时。
对于修理过的通海阀,应督促主管轮机员通过打开滤器盖等方法检查修理质量,是否漏泄。
(4)安排人员测量空载水线下的油水舱,隔离空舱的液位有无升高,尤其船底塞打开过的舱室,要给予特别注意。
(5)下水后不能立即开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等船出坞24小时后才能开启,以保证船壳油漆的有效粘合。
24小时后即开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并测量电流和参比电位,必要时予以调整。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目前较常规的坞修项目,由于船舶的种类很多,配备的一些特殊设备不尽相同,对于一些特殊船种、特殊设备请同行给予注意和总结。
本文原创作者系:
中远集运 韩成敏 应功伟
END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