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4亿!你敢相信?全球最大船企诞生: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已落定,一场合并,三重赢家!

2025-09-09

一场合并,三重赢家:国家赢了,行业赢了,我们每个人都赢了!

 

9月3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宣布,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交易即将完成。

 

图片

 

 

这次的整合完成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整合后的新公司总资产将超过4034.42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达18%,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造船上市企业。

 
 
 

01 为什么要合并两家"同根生"企业?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同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堪称"亲兄弟"。

 

中国重工成立于2008年3月,2009年12月上市,是中国最大的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中国船舶则是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公司,在高端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

 

长期以来,两家公司存在明显的业务重叠问题,都涉及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甚至可能出现互相抢订单、重复投入资源的情况。

 

这种内部竞争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削弱了整体竞争力。

 

图片
 
通过合并,将彻底消除这种"内部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整合后,中国船舶将融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避免重复投入,集中力量干大事。

 

 

02 中国造船业能否突破"卡脖子"难题?

 

这次合并不仅关乎两家公司,更关系到中国造船业的全球竞争力。

长期以来,全球造船业由韩国和日本主导,尤其在高端船舶领域(如大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优势明显。

 

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后,将在规模上成为全球第一,但这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能够集中资金和技术资源进行研发,突破高端船舶的核心技术,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未来,中国造船业有望从"规模第一"迈向"技术+规模双第一",真正改写全球造船业格局。这对于中国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具有战略意义。

 

 

03 合并后如何实现"1+1>2"?

 

虽然合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潜在挑战。

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整合过程中可能产生摩擦。客户资源能否顺利整合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规模变大并不等同于竞争力变强。真正的挑战在于合并后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

 

这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运营,以及足够的磨合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合并后的整合工作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业务整合、人员调整、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需要谨慎推进。

 

 

04 新巨头引领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的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彻底消除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和突出主业。

 

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提升核心功能和竞争力。

根据双方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重组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其中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及手持订单数量均领跑全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这次整合不仅是中国船舶集团解决同业竞争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重塑全球船舶市场竞争格局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

 

中国造船业正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这场千亿级央企吸并案终于尘埃落定。

未来,中国船舶工业不仅要在规模上保持领先,更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网络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