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期(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3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77元/吨,环比上行1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情况看,本期共采集样本单位75家,样本数量为308条。5500K热值(硫分:0.6%-1%)的现货综合价格为707元/吨,长协综合价格为674元/吨,现货与长协的计算比例为1:9。从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中有7个规格品价格上涨,涨幅均为5元/吨,其余规格品价格持平。
分析认为,本周期利多因素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沿海煤炭市场价格保持偏强格局运行,但周期末端利空因素积聚,涨势有所放缓。综合来看,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保持上涨态势。
一、供给端支撑偏强,沿海煤炭价格看涨情绪较高。在主产地“查超产”、安全整改等因素持续影响下,各主要铁路通道货源上站发运不见增量,加之地销货源分流,环渤海港口货源集港未出现明显增加,在终端保持稳定有序补库背景下,环渤海港口累库进程放缓,合计库存水平近一个月持续运行于2300万吨以下,国庆假期及秋季集中修前累库节奏远不及预期。同时,非电采购需求支撑产地煤价持续探涨,到港价格倒挂使得港口端价格同步上调。到港成本增加叠加货源恢复进程缓慢,供给端利多因素累积,支撑沿海煤炭价格反弹。
二、利空因素积聚,沿海煤炭价格涨幅放缓。沿海煤炭消费季节性转淡,各省电煤负荷同步下行,库存迅速累积,沿海电厂库存已较上年同期偏高130万吨,节前大规模补库需求并不强烈。同时,受华西秋雨影响,今年三峡水库上游来水充足,水电发力持续时间明显高于上年,清洁能源替代补充作用增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煤淡季采购需求的释放。强冷空气逐渐南下,全国电煤需求淡季特征将加强,电煤累库叠加水电发力,终端对价格的接受度有所下降,本周期末端沿海煤炭价格涨势受限。
整体来看,本轮煤价上涨基本由供给端主导,基本呈现涨势快、历时短的特征,需求端淡季特征加强背景下或将逐步企稳。后续来看,东北地区采暖需求释放,叠加国家大力支撑钢铁行业稳增长,市场对于“金九银十”非电行业采购保持乐观,后市煤炭价格走势预期并不悲观。同时,据测算,9月我国煤炭进口环比难有增量,且全年进口量大概率负增长基本确定,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将逐步显现,近期需密切关注国庆前后环渤海港口货源供给恢复情况。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3日),沿海煤炭运价整体小幅回落。截至2025年9月23日,运价指数报收751.08点,与9月16日相比下行36.63点,降幅为4.65%。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5年9月23日与9月16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38.7元/吨,环比下行0.8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6.6元/吨,环比下行1.0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7.7元/吨,环比下行2.1元/吨。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