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变窄、水深变浅!长江干线10月典型事故案例……
时值金秋十月,在收获的季节里也迎来了水文环境的显著转折,随着主汛期结束,长江逐渐转换至枯水期,干线水位持续退落。同时,中国沿海伏季休渔相继结束,大量海洋渔船集中出海,近海海域商渔船舶航行、作业活动交织叠加,通航环境更加复杂。历史教训警示我们,这个季节的水上交通险情事故不容忽视。无论是因为航道变窄、水深变浅而导致的船舶搁浅事故,抑或是在复杂水域的碰撞、因操作疏忽导致的意外,许多事故险情的出现都凸显了特定水文气候条件下,安全意识松懈、防范措施不到位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十月份也是台风多发时段,对水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本期推送聚焦十月典型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旨在通过剖析真实案例,能为航运单位、船员朋友敲响安全警钟。让我们共同关注水情变化、强化风险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水上交通的平安与顺畅。
01
船舶碰撞
2020年10月18日10时54分许,载运钢材船“D”轮在长江某航段由南向北横越调头过程中,与安徽芜湖籍“W”轮发生碰撞,事故造成“W”轮沉没,“D”轮首尖舱破损。事故未造成水域污染,无人员伤亡,构成一般事故等级事故。
经查
本起事故中,“D”轮在横越过程中,未保持正规瞭望,未主动避让顺航道行驶船舶,以及“W”轮未及早采取减速、停车等有效措施协助避让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02
船舶搁浅
2024年10月22日凌晨,“R”轮由苏州相城开往南通如东,载运窑土700吨,在长江某航段系泊浮筒期间发生搁浅,后该轮乘涨潮脱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无水域污染,构成一般事故(小)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经查
本起事故中“R”轮未及时关注水深变化情况是事故发生直接原因。
03
火灾事故
2017年10月7日3时50分许,“S”轮由天津载运重油787.06吨驶往江苏靖江途中,在长江某航段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该轮船尾热油锅炉烧损;一、二层生活区甲板、围壁变形,内部装潢、电器等生活设施设备烧毁;驾驶室通讯、导助航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等烧毁。事故无人员伤亡,未造成水域污染。
经查
本起事故中,“S”轮起火部位为热油锅炉燃烧器室,起火原因为热油锅炉故障引起火灾。
04
商渔船碰撞
2022年10月31日18时8分,“C***E”轮在东海水域与江苏籍渔船“苏启渔***”轮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苏启渔***”轮沉没、14人落水,其中3人获救、11人失踪。
■ 碰撞前两船态势
经查
本起事故中商船“C***E”轮未正确履行直航船义务且疏忽瞭望。渔船“苏启渔***”轮未履行让路船义务且同样存在疏忽瞭望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05
安全提醒
搜救中心提醒:各航运企业,船员应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做好风险隐患自查自纠,严格落实全员生产责任制,切实遵守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牢记航行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应急应变准备。
1、航行作业守规则,关键环节需谨慎。充分利用雷达、AIS、VHF等设备,并与视觉瞭望相结合,特别是在能见度不良或通航密集水域,务必使用安全航速,留足避让时间和空间。严格遵守定线制规定,按规定航路行驶,经过桥区、施工水域、岔河口、锚地、汽渡等关键水域时,应提前控制船速、谨慎驾驶。渔船在长江口南下北上时,应沿分流水域航行,避免穿越航道及延伸段、锚地水域。
2、船舶状态要适航,维护检查不松懈。加强船舶航行和安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严格落实开航前自查,结合气象水文条件和管制信息合理安排航行计划,加强对主机、辅机、舵机等关键性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注意油、电路、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的检查与维护,确保主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渔船应保持GPS、AIS和北斗卫星系统始终开启并正确使用,保持在甚高频16频道连续守听。对动态不明的来船主动沟通、呼叫,适时采取主动避让措施。
3、安全意识记心中,规范操作防意外。甲板作业、舷外作业、交通艇接送人员等所有临水作业时,必须规范穿戴救生衣,这是关键时刻的“保命衣”;进行电焊、打磨等热工作业前,必须彻底清理现场,排查易燃易爆物,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落实现场监护和消防措施;进行高空作业、系解缆、开关舱等作业时,务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受到伤害。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4时是商渔船碰撞事故高发时段,此时段应保持警惕。
4、应急准备做充分,遇险求救有章法。全体船员均应熟悉本船应急部署表,明确自身在碰撞、火灾、进水、人员落水等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行动程序,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12395”是全国统一海上遇险求救电话,一旦发生碰撞、火灾、人员落水等险情,请立即拨打,清晰报告船名、位置、险情性质和所需救助。及时收集海事部门发布的航行通告、气象预警、交通管制等信息,合理安排航行计划,严禁冒险航行。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