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涨价,MSC、HPL等船司调整欧线涨价,11月15日生效!

2025-11-10

NEWS

 

2025年11月3日,全球航运市场迎来新一轮震荡——达飞(CMA CGM)、地中海航运(MSC)、赫伯罗特(HPL)等头部班轮公司集体发布涨价通知,宣布自11月15日起上调亚洲至北欧航线的运价。这是继10月中旬首轮调价后,欧线海运市场在一个月内掀起的第二轮涨价潮。

 

涨价幅度

 

根据船司公告,小柜最高涨400美元,大柜突破3000美元,此次调价覆盖多条核心航线,具体涨幅如下:

 

  • 达飞:亚洲-北欧航线,20英尺小柜(TEU)费率上调至1700美元(较10月涨300美元),40英尺大柜(FEU)涨至3000美元(涨400美元)。

 

  • MSC:远东至北欧、地中海及黑海港口,小柜涨幅180-400美元,大柜涨幅300-500美元。

 

  • 赫伯罗特:涨幅最高,远东-北欧航线小柜涨至1900美元(涨400美元),大柜涨至3100美元(涨600美元)。

 

此次调价距离10月中旬首轮涨价仅半月,且涨幅显著。例如,达飞10月15日曾将亚洲-北欧大柜费率从1800美元提至2500美元,而11月再次上调至3000美元,两个月内累计涨幅达67%。

 

 

 

涨价动因

 

此次涨价是继10月中旬首轮调价后,欧线海运市场在一个月内掀起的第二轮涨价潮,折射出当前航运市场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

 

1. 传统旺季驱动,舱位供不应求

四季度是欧美市场传统出货旺季,叠加海外圣诞节前备货潮,舱位需求持续高位。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10月11日当周,欧洲线运价较前一周上涨10%,地中海航线涨4.9%,显示需求端支撑强劲。

 

 

2. 红海局势持续,绕行成本激增

由于红海安全风险,多数班轮公司仍选择绕行好望角,航程增加约30%,燃油消耗与运营成本大幅上升。赫伯罗特等船司在调价公告中明确提及“运营成本增长”为涨价依据之一。

 

 

3. 船司策略:通过提价稳定市场

面对运价波动,头部船司采取“分阶段提价”策略。10月中旬,马士基、达飞等曾通过“挺价”稳定市场情绪,例如马士基连续三周维持大柜报价1800美元不变,传递挺价信号。此次集体调价,既是前期策略的延续,也是对市场货量支撑的试探。

 

 

带来的市场反应

 

截至11月10日,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收于1708.6点,但12月合约较现货升水约650点(约合2400美元/FEU),显示市场对远期运价存在分歧。南华期货分析指出,短期地缘政治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期价或延续震荡。

 

部分货代建议货主在运费进一步上涨前完成出货,以控制物流成本。例如,赫伯罗特对亚洲至西南非洲航线征收600美元/TEU的旺季附加费,已引发相关航线货主调整发货计划。

 

 

 

 

结语

 

此次船司涨价能否持续需要观察两大变量,首先看旺季需求成色,即11月中下旬至12月出货高峰的实际货量;其次看运力调控效果,也就是船司是否通过削减运力(如空班、减速航行)进一步支撑运价。

 

对于货主而言,建议密切关注船司11月宣涨落地情况,灵活调整出货节奏。对于投资者,更加需要警惕期价升水结构下的回调风险,短期或以区间操作为主。

 

来源:EPS国际物流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