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中国船东占本土船厂订单超六成
近期,在全球新船订造市场中,中国船东在国内造船厂的订单量占比已超过65%,在新船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领先态势。相较之下,海外船东则由于前景不确定性增大,下单力度有所收缩。
根据Xclusiv最新周报指出,中国造船厂始终稳居全球新造船市场的核心地位,在散货船和油轮订单中占据领先地位。
具体数据显示,在全球总计1,375艘散货船订单中,有939艘由中国船厂承接,占比高达68%。在油轮领域,1,203艘新船订单中有827艘为中国建造,占比达到69%。。
Xclusiv分析表示,中国船东自身是本土船厂最活跃的国内客户。他们累计订造了377艘散货船,其中极灵便型散货船(Ultramax)110艘、卡姆萨尔型散货船(Kamsarmax)130艘,这两类中型船合计占其干散货船总订单量的近三分之二。此外,灵便型散货船(Handysize)和小型散货船分别订造41艘和23艘,反映出市场对沿海及区域贸易效率的持续关注。
大型船方面,18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和29艘纽卡斯尔型散货船(Newcastlemax)的订单,则表明中国投资者正积极更新运力,以满足从澳大利亚、巴西至中国的长途铁矿石运输航线需求。
相比之下,巴拿马型(Panamax)和超巴拿马型(Post-Panamax)散货船的订造量微乎其微。这凸显了中国船东的运力布局呈现明显的“双轨”策略:一端是为满足国内及亚洲贸易所需而配置的小型灵活船型,另一端则是为保证大宗原料进口而配置的巨型船。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谨慎且注重品质的订船风格著称的日本船东,如今也日益倾向于在中国船厂下单。
据了解,截至目前,日本船东在中国船厂共订造了96艘散货船,其中极灵便型和卡姆萨尔型各35艘,灵便型16艘,纽卡斯尔型10艘。这一模式既延续了日本在带吊中型散货船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也反映出在日本本土船厂产能紧张、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日本船东正悄然向中国船厂倾斜。
Xclusiv总结道:“中国在造船业的地位不断上升,占据全球散货船和油轮订单的三分之二以上,巩固了其兼具‘全球最大造船国’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船东国’的双重身份。订单集中于中型散货船和成品油轮,反映出市场对灵活性、融资效率和环保合规性的追求。”
“与此同时,日本船东正逐步认可中国船厂的进步,订造量持续增加。尽管日本仍代表着造船业的品质与精度标杆,但中国已成为全球造船产能的核心驱动力。两国日益深化的合作,标志着航运产业联盟进入新时代,将深刻影响全球船队更新的下一波浪潮。”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