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即期运价:美线继续跌,欧线回落
其中,欧洲航线,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能,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出现回落。11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67美元/TEU,较上期下跌3.5%。地中海航线,供需基本面略好于欧线,即期市场价格小幅上涨。11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055美元/TEU,上涨1.3%。
北美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市场运价继续下跌。11月21日,上海-美西运价下降9.8%,至1645美元/FEU;上海-美东航线运价下降8.3%,至2384美元/FEU;两者价差739美元。
图源:马士基
与此同时,截至11月20日,Drewry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稳定在1852美元/FEU。跨太平洋航线运价下跌,亚欧航线运价上涨,从而形成了对冲。
其中,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运价继续下跌,上海-洛杉矶周环比下跌7%至2172美元/FEU;上海-纽约下跌10%至2922美元/FEU。
亚欧航线现货运价实现“6连涨”。上海-鹿特丹上涨8%至2193美元/FEU,上海-热那亚上涨6%至2319美元/FEU。
值得关注的是,班轮公司在11月中旬实施的FAK推高了亚欧航线即期运价。与此同时,包括地中海航运(MSC)在内的班轮公司宣布,将于12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FAK。
此外,市场人士表示,运价上涨部分原因也可能是由春节前发货所推动,这导致了需求激增。
“12月的预订量激增,因此需求似乎确实更高。”并警告称,班轮公司目前提供的即期/FAK运价“几乎只有两周的有效期”,因此他们可以“继续推动运价上涨”。
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表示,“与一周前相比,从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的平均现货价格有所上涨,而提供的舱位也在增加,这表明这些航线的需求稳健。”
他指出,亚洲-北美航线的情况截然不同,即期运价持续下跌。
Peter Sand表示,“美线和欧线的命运有着惊人的差异,这为2026年奠定了基础。”。
他补充称,“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将对未来一年的消费者需求和海运集装箱量产生负面影响。”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