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2 | 编辑:E航网 | 阅读:458 | 分享: |
4-5月份淡季以来,煤炭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淡季不淡”行情,坑口、港口煤价的涨势超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入4月份,动力煤现货价格涨幅超50%,动力煤期货价格更是多次封涨停板,创近八年来新高。淡季以来的煤价强势上涨,积累了宏观通胀、经济增速、煤矿事故频发及进口煤客观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现在就回归煤炭供需基本逻辑来浅析煤价强势的原因。
首先,受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近来呈现快速上涨趋势,资金持续流入顺周期板块,资源属性的煤炭行情受益上行。随着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生产持续恢复性增长,工业支撑作用明显。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而国外疫情再度反复,制造业订单加速回流国内,刺激国内电力需求增长。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前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从国内煤炭供应端来看,4月份以来,受国内多地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影响,煤炭主产地安全检查力度高压升级,同时在环保监察、限制超产检查、煤管票限制及涉煤反腐的同步影响下,国内煤炭产量受到抑制,市场供应整体偏紧。发改委多次召开保供会议,并出台相应措施积极保障煤炭供应,但在政策执行推进与国家层面的超严格安全、环保检查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保供效果不及市场预期,在预期落差下,导致市场对供应的担忧持续发酵,坑口价格顺势大幅抬升。据相关专家介绍,煤炭行业在践行“碳中和”与“碳达峰”的过程中,煤炭落后产能淘汰进程或加快,也使得国内供给一直处于偏紧局面。
4月份大秦线检修期间,北方港口库存持续走低。据秦皇岛煤炭网统计数据显示,自大秦铁路检修首日至检修正式结束,秦唐沧港口库存累积降幅达279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库存一度跌破400万吨低位水平,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的担忧,中间环节货源的大幅减少,市场供需矛盾更为凸显,港口市场看涨情绪增强,从而形成“港口-坑口”的循环联动上涨。
进口煤方面,目前全球经济在疫后开始复苏,东南亚经济恢复加快,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拉动国际煤价及国际航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在这一情况下,不论是进口煤的货源还是价格优势方面,都促使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作用有所减弱。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9012.6万吨,同比下降28.8%,降幅较大。受经济复苏及大宗商品需求回升等因素的影响,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创出新高,在国际干散货市场维系高景气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拉升了进口煤的到岸成本。此外,中澳政治经贸关系紧张局面进一步升级,国家发改委声明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澳洲煤进口恢复遥遥无期,未来的进口煤市场将过度依赖印尼煤,造成印尼煤价格抬升、进口价差收窄的局面。
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积极向好的背景下,工业端主导的用电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带动下游电厂日耗维持在往年偏高水平,电煤供耗水平持续存在缺口,电厂低库存状态迟迟未得到有效改善,电煤补库需求持续积累。进入5月份,随着夏季用煤高峰的即将来临,电煤实际消费增量依然可观。随着下游进入迎峰补库周期,需求端支撑较强,市场仍有看涨预期。据国家气象局预计,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进入5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江南东南部、华南东北部、西南地区西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5成,且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随着夏季临近气温的回升,居民用电负荷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气象条件限制下,主要水电装机区域大概率降水偏少,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火电机组面临的保供压力和调峰压力较大,需求端维持偏强预期。
除煤炭供需基本逻辑在持续影响市场外,期货市场敏锐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对现货市场起到明显带动。截至5月10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第7个交易日上涨,该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上探至896.8元/吨,截至收盘报收892元/吨,创出历史新高,3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达46.52%。4月份以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多次封涨停板,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强势走势,期货价格的持续大涨,持续调动相对“平淡迷茫”的现货市场的看涨情绪。
后市来看,随着铁路检修结束运输瓶颈的消除,以及国有大型煤矿停止地销、保供长协的政策落实下,长协煤的“压舱石”作用将继续显效,以长协调运为主的港口将继续保持“高进高出”的运转状态。由于产地煤价高位运行,发运港口成本较高,叠加淡季保供稳价政策调控逐步落实,市场恐高情绪有所抬头,贸易商的发运风险增加,发运积极性将受到制约。随着政策干预力度加大,期货盘面在持续大幅拉涨过程中,也出现持仓减持的情况,可见市场的恐高心理已经开始产生。在当前动力煤市场基本面仍维持供给相对偏弱的格局下,煤价或仍以高位偏强运行为主,但进一步上涨的驱动已大幅减弱。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