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2020年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海洋表述




2020年1月7-18日 我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陆续召开了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结合各辖区实际提出2020年众多涉海主要工作,其中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环渤海地区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工作;山东、福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浙江、广东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浙江谋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天津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山东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广东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广西全力推进陆海西部新通道建设,海南建设港产城一体自贸港先行区;天津、上海、福建、海南等打造邮轮经济;山东推进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浙江、福建提出具体海洋经济产值或增速目标。




沿海各政府工作报告海洋表述内容整理如下


辽宁省持续推进渤海辽宁段综合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确保近岸水质稳定向好。抓好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4日在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唐一军
 
(二)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坚决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持续推进渤海辽宁段综合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确保近岸水质稳定向好。
(六)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地区优势互补。抓好沿海经济带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
(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全文链接
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河北省深化渤海综合治理,支持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高质量推动港产城互动发展。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7日在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许勤 
 
(二)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跨越高质量发展关口。
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渤海综合治理。
(八)着力区域协调,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高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沿海地区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优化港口布局和管理体制,加快港产城互动发展。 
全文链接
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天津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海洋和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围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提升天津国际枢纽港功能。高水平建设一批国际化海洋休闲旅游项目。聚焦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4日在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张国清
 
(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围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大力提升国际枢纽港功能,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港口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港口综合费用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全力推动集装箱海铁联运跨越式发展,畅通中蒙俄跨境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吸引日韩货物中转,发展环渤海内支线运输,探索开展沿海捎带等创新业务,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加快港口设施智能化改造,新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提升港口生产运营智能化水平。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推进港口作业机械和车辆“油改电”、靠港船舶岸电使用全覆盖,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航运物流组织服务能力,探索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服务交易市场,促进航运要素加速聚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专项整治行动,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除劣Ⅴ类水体。
提升服务业。充分利用河、海岸线资源优势,在滨海新区海岸线南北两端,以海洋、湿地、河流为核心要素,结合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沙滩公园、东疆国际邮轮母港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让天津既有“海滨之名”,又有“亲海之实”。
强化项目支撑。聚焦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引技引才图谱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串链补链强链企业和项目。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南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东堤海滨廊道等生态工程,全力守护好“华北之肾”。强化153公里海岸线保护,修复完成400公顷滨海湿地,升级保护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全文链接
张国清,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山东省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工作,抢抓机遇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推进湾长制,深化渤海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8%以上。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8日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龚正
 
(四)聚力制度供给,全面增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4家山东省实验室,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主体,争创国家实验室;推动我省重点实验室整体转型、优化重组,在 “蓝色药库”、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好2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五)聚力样板打造,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十大行动”,深化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大力培育航运金融、船舶交易等现代航运服务,推动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目的港向枢纽港升级,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抢抓机遇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响“山东海工”品牌,建设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运作。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湾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深化渤海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8%以上。
全文链接
公众号:办公室主任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扎实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坚持陆海统筹,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5日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吴政隆 
 
(五)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制定水污染防治条例,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
坚持陆海统筹,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文链接
吴政隆,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上海市基本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加快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5日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应勇
 
(一)全面推进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五个重要”的要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
(二)大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智慧绿色港口基本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着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加快建设外高桥铁路进港专用线和大芦线等内河航道,基本形成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促进航运要素和功能性机构集聚,推动航运运价指数期货上市,基本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快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
全文链接
助力乡村振兴,公众号:中农富通城乡规划【两会】动图解读!2020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省推进大湾区建设,谋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入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8%以上。推动十大海岛旅游公园建设。加快实施生态海岸带建设工程,建设浙东沿海防护林体系。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2日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袁家军
 
(三)以“四大”建设为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谋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入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8%以上。
加快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加快打造十大名山公园和十大海岛公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
(五)加快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确保III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88%,彻底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确保近岸海域水质、入海河流(溪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深入实施生态修复。深化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实施生态海岸带建设工程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浙东沿海、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
全文链接
袁家军,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福建省加强海洋强省建设,加快完善海洋设施,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壮大深海养殖、海工装备等海域产业,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打造特色邮轮路航线。发挥福州、厦门龙头作用,加快闽东北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完善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1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唐登杰
 
一)坚持创新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强海洋强省建设,科学开发利用海峡、海湾、海岛、海岸资源,加快完善海洋设施,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壮大深海养殖、海工装备等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生态,加强海洋管理,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
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实施新一轮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大综合交通网络、海铁联运、港口集疏运等领域投资力度。培育主题鲜明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打造特色邮轮航线,扩大“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效应。
(二)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福州、厦门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闽东北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以实施200个区域协作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生态美成为新福建的永续优势。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导区。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全省水系治理“一张图”,共抓闽江、九龙江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四)坚持开放发展,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
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持续推进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促进厦金、福马率先融合发展。加快平潭开放开发和国际旅游岛建设。
全文链接
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广东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湛江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支持各地临港经济区和滨海新区等平台,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打造蓝色高端产业集群;抓好近海风电场开发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着力打造智慧港口,推动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提质增效,积极发展跨海岛旅游。高水平办好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4日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马兴瑞
 
(一)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圈。支持湛江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在东西两翼布局更多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支持各市建设临港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平台,加快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升产业承载力和带动能力。
(二)认真落实中央“六稳”部署,加大力度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和韧性。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开工建设汕头疏港铁路,力争开工揭阳疏港铁路,加快推进潮州疏港铁路等前期工作,建成广州南沙港铁路等开工建设黄茅海通道等高速公路抓好深中通道等54个续建项目,推进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南沙港四期、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茂名博贺新港区30万吨级航道等港航项目建设,支持汕头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建设,抓好东江、北江上延、韩江航道扩能升级前期工作。推进惠州太平岭核电、陆丰核电、阳西电厂、大埔电厂二期等能源项目
(五)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推进沿海绿色石化产业带建设。加快建设湛江巴斯夫、揭阳中委广东石化等项目,积极推进惠州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茂名丙烷脱氢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加快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船舶制造、海洋能源等产业发展,打造蓝色高端产业集群抓好近海风电场开发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珠海、阳江、潮州等地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支持深圳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支持广州、湛江建设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港口,推动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提质增效积极发展跨海岛旅游高水平办好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效利用各类资源,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推进海岸带、海岛资源保护,加大湿地、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
全文链接
马兴瑞,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广西自治区大力推进陆海联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壮大向海经济和临港产业,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粮油食品、新型玻璃、清洁能源、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集群,培育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广西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主席 陈武
 
(三)以“五网”建设为重点,加速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大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网建设。建成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进港铁路专用线力争建成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等6个项目,新开工建设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钦州港大榄坪南7号-10号集装箱泊位工程等10个项目。加快推进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潭油航道工程建设做好铁山港30万吨级航道前期工作。
统筹推进能源、物流、信息、管道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大力推进防城港红沙核电3号4号机组、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等项目加快防城港红沙核电5号6号机组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五)以实施重大开放工程为依托,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
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围绕北部湾港建成国际门户港的目标,开展集装箱业务全环节对标提升攻坚行动,建设多式联运全国先进港口。增开远洋集装箱航线,扩大海铁联运班列覆盖范围,力争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超过20万标箱。
(六)以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促进区域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壮大向海经济和临港产业,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粮油食品、新型玻璃、清洁能源、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集群,培育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办好利民惠民实事。
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海湿地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
全文链接
陈 武,公众号:公文选萃2020广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海南省加快以三亚港为核心、海口港为补充的邮轮母港建设,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做大海洋特色旅游。扩大远海渔业规模,支持深海网箱养殖和休闲渔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起步区,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洋浦和儋州、东方、临高联动发展,共同建设港产城一体的自贸港先行区。坚持陆海统筹,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开展海上环卫试点,呵护蓝色海洋。办好亚洲沙滩运动会。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6日在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沈晓明
 
(二)全面加强制度创新,培育壮大核心优势
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拓展“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实施用地、用海、用林归口统一管理体制。
(三)不懈推动产业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提高优势产业效益。加快以三亚港为核心、海口港为补充的邮轮母港建设,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做大海洋特色旅游。鼓励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发挥三沙等市县大吨位渔船作用,扩大远海渔业规模,支持深海网箱养殖和休闲渔业发展。瞄准3年内形成千亿规模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省内港口资源整合和基础能力建设,加密物流航线网络,拓展沿海捎带、中转集拼等业务。
做大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建设崖州湾科技城,推动各类项目尽快实质性启动,集聚南繁、深海领域更多先进科研机构和市场主体,形成自贸港开发建设热点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起步区,积极推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核心区与乐东、陵水配套服务区联动发展格局,形成南繁产业链。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平台建设。
(四)精准实施“五网”提质升级,强化支撑保障能力
落实“智慧海南”总体布局,加快国际海底光缆、通信出入口等项目建设。快建设昌江核电二期。做强港口、机场战略支点,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洋浦港区码头、航道能力提升,打造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澄迈等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积极参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继续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打造重要油气接续基地。
(五)切实抓好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全省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洋浦和儋州、东方、临高联动发展,共同建设港产城一体的自贸港先行区。坚持陆海统筹,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优化国土空间管理。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各类海域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确保可操作。以疏浚砂、机制砂和淡化海砂为主体,进口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补充,保障合法砂源平稳供给。
(六)严格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第一阶段任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加强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开展海上环卫试点,呵护蓝色海洋。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珊瑚礁修复,落实林长制、岛长制、湾长制。进一步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七)努力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围绕办好亚洲沙滩运动会完善三亚公共服务设施。
(八)积极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监管,开展漫水桥、海上渔船、危化品运输等薄弱环节专项整治。
全文链接
公众号:海南商务2020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END

来源: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天津) 海洋开发咨询 整编自官方平台海洋知圈编排

大海法出品,欢迎关注!

来源:海商法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