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肖红】立秋过后 煤炭市场供需还紧张吗?


  暑去秋来,8月7日迎来了我国立秋节气,“三伏”天将接近尾声,煤炭市场似乎也紧随其后,出现了阵阵“凉意”,此次煤价走势是否与“立秋”有关,回调的持续性又有多长?我们共同来探讨事件的可能性。

  首先,究竟什么是立秋节气?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中国古代依据天象变化,划分四季,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时,即每年公历8月7-9日左右,定为立秋,视作秋季始点。不过从现代气象学上看,立秋节气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于夏日,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时常出没,距离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还比较远。也就是说,我国真正开启立秋进程还有段时日。

  那么,哪些地方会出现高温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数据显示,1991-2020年立秋期间,南方大部(除云贵部分地区外)及新疆、黄淮地区多处于高温(≥35℃)日,尤其川渝地区和江南华南大部高温日数在4天以上,其中重庆、江西、福建、浙江、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火力全开”,高温日数可达7天以上,即立秋期间近一半时间都有高温出现。此外,西北地区也颇受高温“青睐”,新疆南部地区高温日数也有4天以上。

  今年立秋期间,随着后期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江南中西部、华南西部、四川盆地等地还将有3-5天最高气温超过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可谓真是“酷暑难耐”。

  由此看来,短期内江浙、福建一带,两湖一江,两广及四川等地将延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仍处偏高水平,相比来说东北华北一带将有所好转。

image.png

  持续高温的地区 电厂存煤究竟如何?

  了解到今夏的高温分布情况,我们来看下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下面我们就通过数据对比,重点看下上述提到的沿海主要省份电厂运行情况,以及分析下电厂补库的可能性。

  表1为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监测的历年立秋期间前后的电厂情况表,数据表明:

  (1)浙江地区电厂负荷率及存煤可用天数均处于历史同期最低值,如此低的水平下,电厂采购压力对气温变化的敏感度会空前,补库不畅或将严重影响电企生产。考虑部分清洁能源补给,预期整体电力紧张局面尚可,火电出力不佳。相对来说,上海的情况略好于浙江地区,用电负荷与存煤天数均处于往年中等水平,电企补库压力不大。

  (2)江苏地区电厂负荷率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存煤可用天数却处于历史同期最低值,如此高的负荷率已经反映出对气象的反映变化,即使高温持续,对火电的拉动作用也有限。相对来说,一旦气温回落,整体电厂运行情况或有改观;

  (3)两广地区电厂负荷率持续刷新历史最高值,尤其是广西地区提高了六成以上水平。这主要也与今年的异常天气有关,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致使热带辐合带里下沉气流的压制减弱,持续降雨伴随着高温闷热难耐,快速拉涨了用电需求,再加上中上游水电补给不畅,今年火电出力再创新高。而当前两广的存煤水平不足往年平均值的六成,即使是在高温战线不长的情况下,负荷率出现回落,而持续降雨也将对沿海煤炭运输产生一定影响,由此来看,两广地区电厂补库压力巨大;

  (4)福建地区其实与两广地区相差不大,电厂负荷率处于历史偏高水平,而存煤水平也不乐观,仅为往年同期的五成左右水平。但考虑到与江苏地区的共同性,气象因素对火电已经起到一定的拉升作用,后期再增量的可能性也不大,电厂只要有序补库,整体运行情况相对有保障;

  (5)山东地区的电厂负荷率再创新高、存煤天数持续走低,整体用煤需求旺盛,电厂补库压力较大,但预测来看该地区高温持续的可能性不大,短期需求难有较大拉升,电厂有序补库即可。

  表1沿海主要省份电厂历年运行情况表

                                                                                                单位:负荷率/%

  image.png

  此外,两湖一江及四川等地也将延续高温天气,可见内陆地区煤炭消费短期难有较大改观,加上上述分析的沿海煤炭市场行情,由此看来当前煤炭采购需求回落尚需时日。

  那么由此看来,这个结论又与我们最初设想有所出入。既然不是因为“立秋”导致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煤价出现回调态势呢?又是哪里最先出现的煤价下跌呢?

  通过价格对比,我们发现主流网站公布的综合煤炭价格暂未出现回调态势,市面上最先出现价格下跌的地区主要是集中在榆林,尤其是榆阳地区,起拍价的下调逐步将看跌情绪向外蔓延。

        image.png

  图1 沿海煤炭主流成交价

image.png

  图2 主产区煤炭价格走势

  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中小煤矿涨价过猛,千元以上报价屡见不鲜,远超过买方承受范围,疫情的突发使得终端派车困难,不得不调整采购进程。考虑到前期周边部分停产煤矿接连复产、煤价有望见顶刺激煤企加快生产,供需宽松面向价格施压,促使煤价接连回调,向合理价格区间靠拢。

  本轮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加之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叠加,增加了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本轮疫情得控尚需时日,而由疫情调控造成的煤炭公路运输不畅需要全盘布局,短期内尚待政策支持。

  此轮降价进程重点关注疫情发展情况与政策调控力度,一旦时间覆盖到8月中下旬,降价趋势有望向全行业蔓延。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