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时至八月,“狼”真的来了!


  近期随着增产的落地,供需紧张问题得到些许改善,运行接近一个月的千元煤价,终于迎来了跌势,纵观入夏以后,动力煤价格可谓“屡治不稳”,这次煤价真的会如期下跌吗?会像前几次“狼来了”一样,反而复始吗?这次煤价可以下跌多久,跌多少?


  一、“狼来了”的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


  鉴于目前大部分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处于“停牌”状态的现状,本文结合秦皇岛煤炭监测的周度现货价格指数走势(未发布),分析8月前保供稳价政策及措施产生的效用。

image.png

  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向好,需求预期乐观,而供给端产量虽有释放,但受制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供应增量一直难以支撑需求增速,导致煤价高潮迭起。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从今年3月开始煤价就一直呈震荡上行的趋势。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相关部委屡次发声,多次组织上下游主要客户召开协调会议,多次尝试稳定价格:


  1、5月中,迎峰度夏前期,5500K煤价超过950元/吨,总理连续两次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到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2、5月底,主流现货价格指数 “欲盖弥彰”式地停报;


  3、6月底,发改委表示7月煤价将进入大幅下行通道;


  4、7月上旬煤价小幅回调,主流现货价格指数在判断失误的情况下恢复发布,但价格重心继续上移,只能降价不能涨价的指数尬停在947元/吨,至今未动。


  虽然市场价格上述措施下出现短暂回调,但无一例外,每次都以“复燃”之势再度反弹走高,以继续上涨的结局收尾,这个情况和一则寓言故事“狼来了”颇为相似。


  二、为什么 “狼来了”的故事会发生在煤炭市场?


  归根结底,是由于深层次的供需偏紧问题改善不大,所以政策效应并未维持多久,煤价就又开始扶摇而上。2021年1-6月份,我国共生产原煤19.49亿吨,进口煤炭1.40亿吨,供给总量为20.89亿吨。1-6月火力发电量2.83亿千瓦时,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供电煤耗率301.4克/千瓦时测算,我国共消费标准煤11.87亿吨,折合原煤总消费量约21.35亿吨。由此测算,21.35-20.89=0.46(亿吨),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实际供需动态缺口约为4600万吨。


  三、八月份是什么形成了破局?


  1、政策实质内核发生转变。从下表可以看出,从最初的发声、喊话,到一步步把推进产能释放落实到具体项目,从保供稳价发展到增供稳价,从上下游的协调疏通管道,到开阀放水,从超产入刑,到运动式“减碳”的纠偏,再到“先立后破”的生产原则,煤炭生产增量的束缚逐步在打破政策制约。


  2、供需偏差逐步得到弥合。随着时间的推进,实际产量在组合拳下实现了实质性的增加,电厂的供应量也随之提高。据8月10日全国统调电厂数据显示,供煤大于耗煤20万吨。鄂尔多斯市产量数据,6月日均产量170.987万吨,7月日均产量175.31万吨,截至12日,8月日均产量198.85万吨。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产量在逐步的释放增加,供需格局得到很大改观,并且随着产能的增加,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带动韧性煤价开始松动。

image.png

  四、进入八月中旬,狼来了!!!


  1、产能增量下带动上站货源增加,铁路运量提升。以大秦线为例,周均运量回升至120万吨以上,环比上月同期增加28万吨。


  2、集港货源增加下,北方港口调入大幅增加,库存回补明显。秦皇岛煤炭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北方九港库存1926.4万吨,较7月最低点增加136.5万吨;秦皇岛港库存418万吨,较7月最低点增加72万吨。


  3、各环节价格逐步回落。在系列增产措施和预期逐步兑现后,产地价格首先出现松动,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中枢;中间环节的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报价也开始下调,煤价形成下行定势。


  综合来看,供需大环境正在改善,夏季用煤高峰最紧张的时段即将过去,煤炭价格暂时有望延续跌势,价格中枢下降的幅度关键在于蒙煤、陕煤增量的释放程度,预计本轮跌幅在100-150元/吨之间,有望达到950线下位置。就后续症结点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9月份从东北开始陆续进入冬储阶段,当前终端电厂、中间港口库存均处于相对低位,国际需求强劲且存在疫情扰动因素,进口煤价达到了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进口煤量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位。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