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02 | 编辑:E航网 | 阅读:724 | 分享: |
十月份,大秦线开启秋季集中检修,港口调入量较高峰时出现下滑。十月份的最后一周,受期货上涨、港口低硫优质煤减少等因素影响,贸易商情绪好转,引发煤价新一轮上涨。笔者分析,在电厂高库存、冬季行情尚未启动的情况下,煤价上涨不会持续很久,预计持续7-10天就会滞涨趋稳。
1.检修期间,煤市供需平衡。
为解决大秦线检修期间煤炭运能不足的问题,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唐包线既有能力,做好大秦线集中修期间列车迂回运输组织工作。在大秦线检修期间,部分列车在古店口绕行唐包线交曹妃甸四港接卸,每日约增加10个小列,促使大秦线运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针对大秦线每天上午集中修给运输带来的影响,太原局精心编制施工和运输计划,调度、施工部门加强协作,提高机车运行效率。尤其柳村南站接触网停电时间缩短,给秦港运输生产带来利好,检修期间,秦港到车数量没有减少。
上月,大秦线开启秋季集中检修,环渤海港口调入量较高峰时出现下滑。受大秦线检修及内蒙产出受限影响,叠加冬储煤提前采购,到港拉煤船舶激增,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出高于调进,促使环渤海运煤港口库存合计下降了190万吨。下旬,受到港船拉煤船舶增多、上游发运不足等因素影响,优质低硫煤炭继续保持紧张状态,港口煤价跌幅收窄。大秦线检修接近尾声,市场又起变化,由于港口库存低位没有得到累积,秦皇岛港、京唐港优质低硫煤源紧缺,而下游冬储采购需求支撑仍在,秦皇岛港、黄骅港下锚船合计升到100艘以上,现货报价趋于缓跌。由于大秦线主要资源供应给秦港,秦港库存稳定在500万吨左右,流向京唐三港煤车不足,国投京唐等港口存煤持续低位。朔黄线、蒙冀线运量有所增加,黄骅港、曹妃甸港迎来车船到港双多,运输形势相对乐观。
2.上周开始,港口市场升温。
上周初,大家都看空港口市场,下游压价询货,贸易商可售货源有限,市场出现分歧。上周三开始,市场出现稳中略有升温迹象,下游询货需求增加,下锚等货船舶增多,部分供应商基于低硫资源结构性偏紧,出现看涨心态,部分前期按指数下浮报价的,转向上浮报价。从产地煤价走势来看,价格逐渐转稳。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煤同比减少不少,无形中放大了电厂补库的需求,进口煤减少后需要到北方港口多拉煤,增加补库,促使港口市场形势转好。
十月底,港口煤价突然出现上涨,主要是受期货上涨、港口低硫优质煤紧张,以及“进口煤放开”没有下文,拉动贸易商情绪的好转,引发煤价新一轮的上涨。笔者分析,这次煤价上涨,除了因为部分用户补库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港口优质资源紧缺、船等货现象严重引起的。尽管下游电厂有招标,但是对高价格接受程度有限,短期看煤价还是易涨难跌,后期如果有集中需求,有可能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尽管部分水泥厂停产,煤炭需求减弱,电厂日耗也不高,但沿海煤炭市场并不悲观。随着北方、华中等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节,叠加水电运行减弱,沿海火电压力加大,港口煤价仍有支撑。
3.此轮煤价涨幅有限。
进入十一月份,随着大秦线恢复正常运输,铁路部门会增加装车发运数量,追赶生产进度。煤炭产能释放,北方港库存将逐步累积,尤其秦皇岛港库存大幅增加之后,煤价逐渐失去上涨支撑点。煤炭运输的恢复,上游发运的增加,环渤海港口库存的回升,促使煤市紧张气氛消失。此外,冷冬预期下,国家出台落实保供政策,加快释放优质产能,供应偏紧的格局将有所缓解。政策影响下,煤价出现松动,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提高。预计11月上旬,港口煤价将出现止涨企稳。
受澳洲煤暂停接卸影响,山西主焦煤价格已经率先上涨。而动力煤市场的活跃有其滞后性,受重点电厂库存过高,而日耗偏低影响,需要消耗一段时间才会增加采购数量。随着上游发运量的增加,各环节库存压力加大,市场逐渐转向供需平衡。但利好因素依然存在,进口煤减少后,用户采购国内煤炭数量将有所增加,叠加冬储煤采购和拉运,煤炭市场形势继续看好,我国沿海煤市将出现供运需三高走势。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