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重庆邮轮中心 ”给出了9月份三峡游轮旅游的相关信息,可以据此了解长江三峡游轮的市场冷暖。
1.9月份的数据十分惨淡
9月,长江三峡游船共计发班153艘次,为2019年同期的25.98%,为2020年同期的42.20%;共计完成客运量1.74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6.76%,为2020年同期的33.07%;游船平均负载率为34.19%,较2019年同期下降23.32个百分点,较2020年同期下降14.47个百分点。
这样惨淡的市场表现,来源于8月份新冠德尔塔毒株肆虐中国各地而造成的结果。8月份三峡游轮停航,9月份各游轮公司陆续复航。各地的管控措施并未完全放开,致使三峡邮轮市场的表现非常低迷。游船平均负载率仅为34.19%,这样的负载率必然对应着较低的价格,量价齐降,让游轮公司的经营雪上加霜。
9月份,从游客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3.03%,18-35岁占7.75%,35-60岁占38.72%,60岁以上老年人占50.50%。各年龄段游客占比较往年同期变化不大。
9月份这样的时间点,决定了三峡游轮必定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客源结构。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中国大中小学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休假制度需要改变,才不会让中国的旅游季太过集中,进而给旺季的市场供给减压,给淡季的市场提供需求。
2.前三季度的数据也不乐观
1-9月,长江三峡游船共计发班2839艘次,为2019年同期的64.46%,其中:豪华邮轮发班1635艘次,经济型游船发班1204艘次。共计完成客运量55.79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66.31%,其中:豪华邮轮完成客运量36.26万人,经济型游船完成客运量19.53万人。
7月、8月本来是三峡游轮的旺季,新冠德尔塔毒株来得非常不是时候,让本应火爆的市场一下子凉到了冰点。从去年7月复航以来,三峡游轮在运行一年后又进入到了停航的状态。这一个多月的停航期让游客量的数据大打折扣,也让游轮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3.产品创新是出路
9月份,从游船发班情况来看,豪华邮轮共计发班75艘次,为2019年同期的27.47%,为2020年同期的42.37%。完成客运量0.99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6.47%,为2020年同期的34.01%;豪华邮轮平均负载率为39.53%,较2019年同期下降33.97个百分点,较2020年同期下降14.48个百分点。经济型游船共计发班78艘次,为2019年同期的24.68%,为2020年同期的41.93%,完成客运量0.75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7.16%,为2020年同期的32.31%,经济型游船平均负载率为29.00%,较2019年同期下降15.28个百分点,较2020年同期下降14.24个百分点。
豪华游轮的平均负载率高于经济型游船的平均负载率,这与过去几年的情况比较一致。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在悄然升级,豪华型游轮的负载率高,船票价格也更高,更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在低迷的市场中,更应该在豪华游轮的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力争在游客量不大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收益。特别是,那些在新冠疫情前习惯到国外旅行的中国人如今没有机会出国旅行,怎样吸引这群人上船是各游轮公司应该重点思考的课题。世纪游轮在六月份推出的“江山如此多娇”这样的高奢产品,利用最高的船票价格、最长的航线、一价全包的服务、领略全新小众的景点、匹配诸多专属礼遇,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长江探索号这样的以接待涉外游客为主的游轮也在这样的形势下转型,推出了面向中国客人的高奢产品。
疫情对市场的冲击超乎想象,没有人能够预先知道当下市场的窘境,也没有人知道这场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未来会不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从未有过的市场境遇下,穷则思变,正是打造新产品的良机。而新产品的打造,既需要理念的提升,也需要用专业的团队和工具。在理念上,做好文旅融合,以独具特色的文化为产品创新注入灵魂。在产品打磨上,需要跨界引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而让创造的产品更贴合消费者,让产品具备不断进化的能力,进而能够对消费者产生黏性。
来源:绝顶思维
来源:吾爱航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