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9 | 编辑:阿胜 | 阅读:610 | 分享: |
辖区概况
南通开发区拥有27.3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江域宽广,“江海港区”是南通老牌港区。“水上安全严监管,温馨服务记心中”,这既是开发区海事人心中的信念,也是实干的动力。进驻的30年里,开发区海事人扎根一线,服务沿江开发,助力地方发展;每个十年,我们都能欣喜看到港口货物吞吐量较过去十年倍增。
监管特点
01
监管要素门类全
辖区拥有海轮和危险品锚地、停泊区,客汽渡,通江河口,饮用水源地等,监管服务对象涉及散货及危险品码头、修造船厂、海工制造企业等。
02
危管防污任务重
辖区危险品码头8个,危险货物吞吐量约占全局50%;辖区有2个一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1个危险品锚地和1个小型危险品临时停泊区。
03
船舶通航密度大
辖区断面船舶流量日均最高达2700艘次,到港和过境船舶数量在全局各海事处中均名列前茅。
04
安全风险种类多
渡船横越主航道、危险品船舶船岸作业、锚地船舶走锚等常见风险均存在,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品牌名称:“快反365”
南通海事局开发区快反处置中心自2021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在上级各水上交通管理中心的统筹协调和精心指导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管理要求和更实的服务举措,有效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在水上安全监管、船舶污染防治、应急抢险救援、恶劣天气防抗和水路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该中心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事处直接领导下,紧密结合该处“通心·江海第一区”党支部品牌理念,经过自我挖潜、细致梳理、总结提炼、固化机制等一系列运行阶段,创新形成“快反365”品牌特色,努力争创江苏海事局快反处置中心示范点。
“3”个中心工作
快反处置中心
围绕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上级关于组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体系要求,聚焦辖区监管痛点难点,以点联线、以线控面,打造指挥有力、响应及时、行动迅速的水上“前哨站”。
港航调度中心
整合沿江港口、海事、环保、航运和港口支持等各方资源,更好的服务港口发展与建设,实施开发区辖区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锚泊调度、污染物接收等统筹一体化指挥调度,打造效率更高、服务更优、调度合理的水上“协调员”。
政务服务中心
围绕有机整合海事行政业务审批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功能,推进海事窗口业务办理、船舶进出港报告核查、行政处罚、政务自助办理等海事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升级优化,打造集中规范、公开便捷、高效贴心的海事政务服务“综合体”。
“6”项保障措施
陆域巡查
针对辖区码头单位开展陆域巡查,强化辖区砂石码头、危险品码头、渡运企业等现场安全监管,提高辖区港航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域巡查
针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锚地、停泊区、专用航道等重点水域开展巡航,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安全隐患,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空中巡查
开展无人机巡查,利用无人机的空中优势核查辖区船舶锚泊秩序、通航秩序,及时将发现的风险隐患反馈至快反处置中心,提升快反处置中心空中感知能力。
电子巡查
综合利用CCTV、AIS、船e行、船讯网、甚高频无限通信等信息化系统对辖区内船舶航行、停泊(靠泊、锚泊)等动态行为进行巡查,并与现场有效联动。
政务服务
以海事处政务大厅、辖区码头、航海院校政务自助服务终端为载体,强化法制宣传和政务自助办理,提升辖区便民服务和远程行政处罚等能力。
联动执法
依托开发区水上交通安全议事协调工作机制,深化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共同促进辖区水上安全形势不断稳中向好。
“5”个监管清单
按照局水上交通管理中心统一部署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和快反处置中心职能,认真梳理出工作职责、隐患治理、日常巡查、码头监管、内部督察等5个监管清单,探索形成周总结、月评估、季督察的运行工作机制,不断促进快反处置中心工作效能提升。
下一步,南通海事局开发区快反处置中心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按照“多维感知、全域抵达、高效协同、职能处置”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职,狠抓落实,为构建“港航一体、江河联通、江海联动、片区协同”的江苏海事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体系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来源:江苏海事发布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