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 | 编辑:cmy | 阅读:2927 | 分享: |
全球航运“乱局”中,中远海控领跑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榜
在关税壁垒升级、红海危机持续以及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复杂背景下,全球航运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这样的“乱局”中,全球十大班轮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成绩单。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的整体利润创下了疫情后的新高。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中远海控凭借其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盈利王”的宝座,马士基、达飞海运和长荣海运则紧随其后,共同构成了盈利榜的前列。这一表现无疑打破了人们对航运市场“乱局”中盈利困难的固有认知,集运巨头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全球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11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不含未披露财报的MSC)合计净利润超过了71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2023年与2024年同期之和,创下了除疫情年份外的历史新高。中远海控不仅净利润登顶,其EBIT和EBITDA也分别高达22.9亿美元和27.6亿美元,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现金流和成本管控实力。
与此同时,马士基在双子星网络重构、自动化以及整合物流的推动下,EBIT同比实现了惊人的608%增长。达飞海运则凭借其稳健的物流板块,实现了超过31亿美元的EBITDA,利润质量极高。此外,HMM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21.5%,远超分析师预期,货量与利润均实现了同步增长。ZIM则通过精细的航线管理和区域化布局,实现了强劲反弹,EBITDA利润率高达38.8%,成为单位箱利润方面的佼佼者。
然而,并非所有船公司都能在这场“乱局”中逆势增长。阳明海运虽然营收略有增加,但净利却同比下降了16.9%;ONE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13.2%,成为少数未能实现逆势增长的船公司之一。
从长期趋势来看,几乎所有集运公司在过去十年间的年收入增长率都超过了10%。其中,万海航运、ZIM、长荣海运、中远海控以及赫伯罗特等公司的年营收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尽管ONE、达飞海运和马士基的收入规模依然处于全球前列,但它们的年收入增长幅度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运价整体回落至2010年代中段水平,但得益于货量反弹、红海持续绕航、成本控制优化以及航线优化等积极因素,各大船公司本季度的业绩依然亮眼。特别是货量暴涨成为了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货运量显著上升,多家船公司应对激增的箱量异常繁忙。
然而,尽管第一季度表现强劲,但全球集装箱航运业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据相关航运媒体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该行业实现净利润99亿美元,虽然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了82%,但较2024年第四季度却下降了36.4%。有专家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盈利将进一步降至第一季度的一半至三分之二之间。
在此背景下,各大船公司纷纷寻求灵活抗压的策略以增加赢面。中远海控、长荣海运等公司在调整航线、优化船型与成本结构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中远、马士基、达飞等航运巨头还通过多元化板块布局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的发展构筑起第二道“护城河”。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江海云航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