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运煤炭出口周环比增长11%
据BigMint 11月21日发布的信息,其整理的船舶运输跟踪数据显示,2025年第46周(11月8日至14日),全球海运煤炭出口量合计达到2009万吨,高于第45周(11月1日至7日)的1816万吨,环比增长10.6%。
此次周环比增长主要由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非、美国、哥伦比亚和加拿大的出口量增加共同推动。
成交量的显著回升,反映了印度等买方意愿的改善,得益于11月初疲软后的反弹、主要装货地区天气条件的改善,以及货运市场预期的增强,这些因素共同鼓励了新的船舶租赁活动。太平洋地区船舶供应趋紧,加上巴拿马型和超灵便型船舶市场情绪整体向好,有助于维持船舶租赁,提升国际煤炭海运量。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第46周达到769万吨,环比前一周的733万吨增长4.9%,主要得益于主要港口运营稳定及铁路运输改善。纽卡斯尔港(324万吨)、DBCT煤码头(148万吨)和格拉德斯通港(141万吨)的煤炭装船量均有所增加,矿商在有利天气条件下也保持了稳定的产量。嘉能可公司以103万吨的发货量位居首位。而日本(197万吨)和中国(167万吨)成为当周澳洲煤炭的主要进口国。
东北亚地区的强劲需求,加上印度询盘的增加,支撑了主要装载区域的订舱活动。太平洋货运情绪的增强促使船东将更多运力投入澳大利亚航线,改善了船舶可用性,并有助于当周货物运输流程更加顺畅。与此同时,韩国计划到2040年逐步淘汰煤炭,预计将减少澳大利亚的动力煤出口,但也为扩大关键矿产、绿色铁矿石、铝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商品的运输创造了重大机遇。
印度尼西亚:印尼煤炭货物流量温和回升,第46周煤炭出口量达到689万吨,环比第45周的673万吨增长2.4%。由于节后需求疲软后,船舶订单恢复缓慢,因此复苏态势依然温和。主要港口如Bunati(116万吨)、Taboneo(79万吨)和Samarinda(77万吨)的装船量仅出现微弱改善,而印度买家兴趣不均以及来自澳大利亚货船的竞争,使得印度尼西亚的发货量基本维持在区间内波动。中国仍是印尼煤炭主要进口国,当周进口量为226万吨,其次是印度(100万吨)和韩国(64万吨)。
东海岸的拥堵缓解以及天气改善有助于稳定的货物流动,与前一周相比船舶行驶更为顺畅。然而,尽管运营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现货采购低迷和货物预订量适中,印尼整体出口势头依然疲软,未能实现强劲反弹。
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周发运情况比较
南非:第46周煤炭出口量达到169万吨,环比第45周的143万吨增长18.1%,主要得益于理查兹湾(Richards Bay)港口运营趋于稳定。铁路调度的改善和货物供应的增加也有助于加速当周的装运活动,使出口商能够从早前的物流瓶颈中恢复过来。印度成为南非煤炭最大的进口国,当周进口了81万吨,反映出在放缓之后购买兴趣出现了部分回升。
印度需求出现复苏迹象,有助于支撑新订单,尽管大多数贸易仍由长期承诺驱动,而非现货招标。此外,矿业部门仍面临高昂的电力成本、薄弱的铁路改革以及铁矿石等关键矿产产量下降的问题,表明尽管运营有所改善,矿业虽在缓慢复苏,但仍承受压力。
哥伦比亚:第46周煤炭出口量达到133万吨,环比第45周的100万吨增长32%。原因是主要港口的运营活动恢复正常。新港(64万吨)和玻利瓦尔港(57万吨)的装船量有所增强,矿商在前期放缓后加大了发运量。Prodeco集团(64万吨)和塞雷洪煤矿(57万吨)在当周仍是主要发货方。
哥伦比亚煤炭出口主要去向土耳其的需求略有改善,随着运力水平趋于稳定且航次经济性更加有利,部分欧洲买家重返市场。尽管间歇性的天气引起的中断问题依然存在,但船舶调度的改善和更好的港口码头协调支持了更顺畅的吞吐量,帮助哥伦比亚在当周重拾出口动力。
美国:煤炭出口量第46周达到168万吨,环比第45周的104万吨大幅增长61.9%,也成为了主要出口国中周度增幅最大的一个。美国莫比尔港(61万吨)、诺福克港(59万吨)和新奥尔良港(30万吨)等港口的煤炭装船量显著上升,因为主要码头的货物资源供应有所改善。大西洋盆地拥堵状况缓解也支持了船舶周转速度加快,使航运商在当周能够运输更大货物量。
来自印度和欧洲的强劲购买兴趣推动了订单增长,其中印度以41万吨成为当周最大进口国,其次是巴西为29万吨。港口流动性改善、货物运输量增加以及需求条件趋稳等因素,帮助美国在数周低迷的活动后重拾煤炭出口动力。
加拿大:第46周煤炭出口量达到0.82百万吨,环比增长32.3%,主要得益于铁路运输改善以及东北亚需求增强。温哥华港(33万吨)、罗伯茨岸港(32百万吨)和鲁珀特王子港(17百万吨)的发运量均有所增加,原因是天气干扰得到缓解。麋鹿谷资源公司(Elk Valley Resources)贡献了33万吨,助力整体出口量上升。
尽管周货物流量仍低于10月下旬水平,但港口条件改善使出口商得以清理积压的库存煤炭并增加发货量。韩国是当周加拿大煤炭最大的进口国为32万吨,其次是日本和中国各为17万吨,反映出该地区稳定的购买兴趣。
巴拿马级和超大灵便型散货船舶运价走强
第46周,船舶货物海运市场情绪显著增强。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均呈现出乐观基调,这得益于运力趋紧、太平洋地区需求坚挺以及燃油成本上升的支撑。澳大利亚-印度、印尼-印度和南非-印度航线的期租交易活动改善,提升了船东信心;同时,FFA(运费期货)市场情绪向好,也促使船东持观望态度,期待更高的运价水平。
尽管印度的询盘表现参差不齐,但货运价格的上涨趋势促使多个地区的船舶预订加快,使出口商——尤其是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的出口商——能够将更多货物推向市场。货运价格温和稳步上涨,给买家带来了成本压力,但同时也改善了货物运输流量,因为船东发现更有动力承诺派船,从而支持了本周整体出口的回升。
短期展望,全球海运煤炭出口可能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太平洋地区情绪改善、印度需求增长以及澳大利亚和南非运营的持续稳定。印尼煤炭发运可能在采购不均和澳大利亚货船的竞争压力下维持区间波动。如果大西洋物流保持顺畅,美国和哥伦比亚的煤炭出口可能维持向上势头,而随着铁路表现改善,加拿大的海运复苏可能得以持续。
预计货运量将保持稳定至温和上涨态势,这可能继续支撑运输活动。然而,印度消费者的选择性购买以及主要进口地区工业用煤需求依然疲软,可能会限制增长幅度。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