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贸易战港口收费致海运运费上涨20%


航运市场已就美国与中国实施的港口费用所产生的预估影响做出了调整。船舶经纪公司Intermodal在其最新周度报告中表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最新升级,给‘逐步回归非保护主义贸易环境’的期望带来了挫折。在经历了相对平静的夏季后,中国政府宣布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征收报复性港口费用,这一举措在全球海运贸易中引发连锁反应。该举措与华盛顿对中国船舶征收的USTR费用相呼应。看来中国政府此前曾预测美国可能会改变相关做法,但在意识到华盛顿将继续推进后,选择了采取强硬且对等的回应。此次升级给市场注入了不确定性,再次凸显了贸易政策作为展示实力与谈判策略的双重作用。”

Intermodal的高级分析师Nikos Tagoulis先生称:“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费用大体上与美国的港口费用相对应。不过有一个不同之处,即中国的特别港口费用针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且不指定特定行业范围。相比之下,美国的措施包含基于船舶规模的豁免,以及针对某些船舶类别的条款,例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汽车运输船,目的在于扶持国内产业并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

Tagoulis补充道:“中国的措施不仅针对少数美国船旗或美国建造的船舶,还将目标扩大至由美国资本占比25%及以上实体所有或管理的船舶,显著扩大了受影响的运力范围。市场参与者正等待对该条款的进一步澄清,因其完整适用范围仍不明确。与此同时,CCTV的最新消息显示存在某些豁免情形,例如中国建造的船舶以及压载前往中国修船厂的船舶,这可能会显著降低影响。此外,即便费用上限为每艘船每年最多5个航次,财务负担仍具惩罚性。据估算,一艘VLCC每次港口停靠可能面临约600万美元的费用,按当前汇率,到2028年将攀升至1700万美元。对于好望角型散货船,费用起初可能达到300万美元,到2028年将升至800万美元。在这种水平下,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停靠中国港口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这些措施起到的是排他性措施的作用,而非常规关税。”

Intermodal的分析师表示,航运市场对上述发展态势反应迅速。远期运费协议和即期运价大幅上涨,尤其是在大型船舶类别中。VLCC和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期租等价收益约上涨了20%,这反映出市场情绪的走强,原因是市场预期中国港口的船舶运力供应将趋紧。尽管这种市场反应凸显了波动性,但也创造了有意义的中短期机会。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对中国货物的回避,可能会收紧有效运力的可用量,为运价提供持续支撑,而非纯粹的暂时性飙升。从中期来看,市场在某些航线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因为与美国相关的船舶相较于非美国船舶,面临着更高的成本状况。

他还指出:“从更广泛的战略视角来看,美国和中国似乎都在为持续的贸易碎片化做准备。中国政府持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贸易联系,扩大与南美、中东和加拿大的往来,同时致力于国内自给自足能力建设。美国的做法类似,将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转向印度、东南亚和欧洲。总体而言,这些发展表明贸易流向正逐步调整,新的贸易走廊正在形成,以弥补中美贸易模式受干扰带来的影响。美中之间新一轮的关税对抗凸显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大趋势。这种升级加剧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人们对持续摩擦可能减缓全球贸易增长、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对于航运业来说,全球海运贸易的中期发展走向将取决于这些贸易紧张局势的演变情况,而中国交通运输部对25%所有权条款的说明,对于全面理解这些措施的覆盖范围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而近期关于豁免情况的更新似乎缩小了措施的实际影响范围。”Tagoulis总结道。

来源:网络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