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一国家级集运公司成立!目标打造100艘船队


莫迪正式宣布:印度首家国家集装箱航运公司Bharat Container Shipping Line成立!

——印度也吹响“海洋强国”集结号

 

 


10月27日至31日,印度年度最大海事盛会——印度海事周(India Maritime Week 2025)在孟买戈雷冈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本届活动的重头戏,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全球海事首席执行官论坛上正式宣布成立印度首家国家级集装箱航运公司——Bharat Container Shipping Line(简称BCSL),根据印度媒体的说法,这标志着印度迈出建设“国家船队”、提升海上贸易自主能力的重要一步。这一宣布,也被视为印度在“2047海事愿景”下迈向海洋强国的关键节点。

 “印度国航”诞生:51艘船起航,瞄准亚洲与全球市场

莫迪在讲话中指出,BCSL的成立是印度“海洋信心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公司将以公私合营模式(PPP)运营,首期投资约69亿美元,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出资,并获得印度海事发展基金的支持。

根据目前披露的规划,BCSL初期将组建51艘集装箱船队,重点服务亚洲、西亚与红海区域航线,未来还将扩展至全球主要干线市场。中长期目标是打造一支超过100艘船的现代化国家船队,使印度能够承运自身出口贸易中的主要货流。

莫迪强调,印度航运业“十年前还被过时的制度束缚,如今已重获新生”。他指出,自政府启动海事改革以来,印度港口吞吐能力已从14亿吨提升至27.6亿吨,货运量从9.72亿吨增长至15.9亿吨,而平均港口周转时间则从93小时降至48小时。“要重返海洋舞台的中心,必须以自主船队为核心、以绿色造船为引擎,”莫迪说。

 

600份签约、1440亿美元投资:印度海事周创纪录

 

据印度港口、航运与水运部部长萨尔巴南达·索诺瓦尔(Sarbananda Sonowal)介绍,本届印度海事周共签署约600份合作备忘录(MoU),总投资额达到12万亿卢比(约合1440亿美元),创下历届之最。

其中约五分之一的投资流向造船业与绿色能源领域,涵盖氢能与氨燃料开发、绿色港口、智能航运以及修船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关键板块。

此外,多家印度能源与海事国企在会上发布大规模订单。比如,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联合推出59艘新造船订单,总额约4780亿卢比;印度国家航运公司(SCI)则宣布“千船计划”,计划到2047年拥有216艘船舶,构建自给自足的国家运力体系。索诺瓦尔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些合作不仅是投资承诺,更是长期战略,“它们将为印度创造数十万个新岗位,提升港口效率,加速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莫迪的“海洋强国”蓝图:437艘新船、260亿美元造船计划

除了BCSL的成立,莫迪在海事周上还公布了一系列造船与修船计划,总计437艘新船,投资规模约260亿美元。其中包括近60艘油气运输船、100艘绿色拖船以及11艘挖泥船,旨在建立一支规模化、现代化、低碳化的国家船队。这些项目与“绿色拖船计划(Green Tug Programme)”同步推进,体现了印度政府在清洁能源航运和基础设施自主化方面的雄心。

莫迪在讲话中强调:“印度要重返海洋舞台的中心,必须在造船、航运和港口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十年,印度的目标是实现从海上贸易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全面跃升。”

全球资本竞相下注:马士基、达飞、DP World齐聚印度

 

印度的“海洋雄心”吸引了全球航运与港口巨头的密集布局。仅在本届海事周上,国际两大集团——马士基(Maersk)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的新增投资总额就高达70亿美元,成为会议的焦点之一。

DP World宣布签署五项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再投入50亿美元以强化印度的港口、供应链和绿色航运体系。项目涵盖绿色航运网络建设、修造船中心扩建、海事技能培训以及自动化低碳港口技术试点。DP World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丹·艾哈迈德·本·苏拉耶姆(Sultan Ahmed bin Sulayem)在会上表示:“DP World已经陪伴印度成长三十年,如今,我们希望共同定义印度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未来地位。”

与此同时,马士基宣布通过旗下APM Terminals在古吉拉特邦的皮帕瓦夫港(Pipavav Port)追加20亿美元投资,用于码头扩建与液货设施升级。公司还在古吉拉特GIFT City注册新公司Maersk Bharat IFSC Pvt. Ltd.,正式将两艘支线集装箱船“Maersk Vigo”和“Maersk Vilnius”纳入印度船籍,并启动本地维修、建造及集装箱制造计划。马士基亚洲区与中东区首席执行官乔恩·戈尔德纳(Jon Goldner)指出:“这不仅是一次港口扩建,更是印度迈向新贸易通道与全球航运核心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达飞集团(CMA CGM)也不久前也曾宣布与科钦造船厂签署建造6艘LNG双燃料1700TEU支线箱船的合同,成为首家在印度下单建造LNG船舶的国际班轮公司。官宣!吃螃蟹!CMA CGM在印度下单造6艘船!

从“市场”到“力量”:印度的海事雄心

 

业界普遍认为,BCSL的成立与CMA CGM、马士基、MSC等国际班轮公司“转旗印度”的行动形成呼应,共同构成印度海运崛起的核心驱动力。随着GIFT City国际航运金融中心、Cochin Shipyard绿色船厂及DP World全国港口网络的持续发展,印度正在形成“造船—航运—金融—人力”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闭环。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FIEO)主席阿什瓦尼·库马尔(Ashwani Kumar)表示,如果印度航运公司能够承担25%的市场份额,每年将为国家节省超过500亿美元外汇,并让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他认为,这一系列改革“将重塑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从依赖进口的贸易国家,转向具备独立海运能力的区域枢纽。”

从“国家船队”的构想,到Bharat Container Shipping Line的正式成立,印度正以政策改革、资本投入与国际合作三股力量合力,想要重塑其在全球航运格局中的地位。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BCSL不仅象征着印度在全球班轮体系中争取话语权的决心,更意味着印度正从“被运送的货主”走向“自主航运的参与者”。

莫迪也表示:“印度的海洋信心,来自我们的造船厂、港口、海员,以及我们共同的国家意志。”“印度的蓝色梦想,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来源:信德海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