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现货运价全航线雪崩………

2025-09-22
图片

 

集运现货运价全航线雪崩,跨太平洋暴跌 30%,创九年最大单周跌幅

 

近日,全球航运巨头股价大幅下跌,马士基(AP Moller-Maersk)股价下跌 6.6%,赫伯罗特(Hapag-Lloyd)下跌 7.5%,原因正是跨太平洋航线运费骤降。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上海至美国西海岸现货运价一周暴跌 31%,降至 1,646 美元 / FEU;上海至美国东海岸现货运价下跌 23%,降至 2,557 美元 / FEU。

亚洲至欧洲航线运费也大幅下降:北欧航线 1,052 美元 / FEU,地中海航线 1,638 美元 / FEU,降幅均超过 10%。这一跌幅创下九年来最大单周百分比下跌,标志着全球集装箱航运进入新一轮供需压力期。

跨太平洋航线压力骤增

本轮运费下跌主要集中在跨太平洋航线。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远东至美国西海岸运费较近期第 23 周峰值下降 56%,较年初第 1 周下降 61%。

马士基作为跨太平洋航线运力的核心运营者,其利润直接与此波动高度相关。尤其是上海至洛杉矶和纽约航线,目前运费水平已回到 2023 年底红海改道前的价格,意味着近期新增航线优化或运力扩张几乎无法带来盈利缓冲。

亚洲至欧洲航线也承压

亚欧航线同样承压:上海至北欧现货运费下降超过 10%,至 1,052 美元 / FEU;上海至地中海航线现货运费下降 10% 以上,至 1,638 美元 / FEU。

 

德鲁里全球集装箱指数显示,主要跨太平洋和亚欧航线呈下降趋势,市场需求疲软已成为普遍现象。马士基在欧洲航线的运力布局同样面临收益压力。

 

本轮跌幅正值中国黄金周前,历来黄金周前是航运淡季的开端。分析师普遍预期,未来几周空船航班增加,现货运价进一步下行压力将持续。

马士基近期公布的季度报告显示,其跨太平洋航线收入占总收入的约 40%,意味着这轮运费下滑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未来展望

结合当前供需与运费走势,未来几个月集装箱航运将呈现高波动、低利润特征:

跨太平洋航线:运费仍可能下行,尤其在美方港口费用实施前,空船航班增加;

亚欧航线:部分热门港口可能出现轻微滞港,运费波动幅度或高于跨太平洋航线;

马士基盈利压力:短期内跨太平洋航线毛利可能下降 5%-10%,但长期依赖燃料结构优化与客户锁定策略。

本轮运费骤降不仅是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的反映,也显示了全球贸易政策、航线布局与运力调整对航运巨头的直接影响。

来源:江海云航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