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运费大跌,船价反涨:集装箱二手市场的逻辑与风险


最近的数据有点耐人寻味:运费大幅下滑,但二手船的价格却在逆势上涨。BIMCO 的统计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底,五年船龄集装箱船的平均价格已经达到 11,413 美元/TEU,同比上涨 17%,年初以来上涨 6%。其中,3000TEU 以下的支线船价格涨幅最大,同比高达 26%

图片与此同时,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运费自去年 8 月以来下跌了 41%,今年以来又跌了 25%。运费和船价的走势完全背离,这就值得我们深入拆解。


一、运费跌、船价涨:看似矛盾,实则逻辑清晰

1. 定期租船费率在托底
运费虽然下滑,但 6-12 个月的定期租船费率却同比上涨 17%,年初以来上涨 9%。对船东来说,哪怕现货行情波动大,但只要租约价格稳定,就能支撑对二手船的投资信心。买一艘船,不是看一天的现货,而是看未来几年的回报。

2. 市场没有闲船
2025 年以来,全球闲置船比例始终维持在 1%以下。这说明无论行情多差,市场上没有“躺平”的运力。船只有人要,就没有价格崩塌的基础。买不到新船,又急需运力的船东,自然盯上了二手市场。

3. 二手船与新船的替代效应
目前二手船的平均价格已经达到新造船价格的 80%,创下自 2022 年底以来的新高。换句话说,买二手船已经越来越“不划算”,但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买?答案很简单:交付时间。新船交付周期动辄两三年,而二手船“马上能跑”,在当下运力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差距足以让二手船溢价。


二、为什么支线船最受追捧?

在二手市场的分化中,小船的行情最硬。

1. 运力增速低
3000TEU 以下的支线船,未来到 2026 年底的运力增幅只有 2.7%。相比大船动辄 7%-8% 的扩张,这点增量几乎可以忽略。

2. 区域需求稳固
支线船主要跑欧洲短途、东南亚、南美等区域航线,货量稳定,对船型依赖度高。而这些市场的船东,大多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等新船交付,买二手就是唯一的选择。

3. “即插即用”优势
支线船体量小,灵活度高,买来就能直接投入现有航线。相比大船需要更长的租约和更复杂的调度,支线船的投资决策更果断,推动了这波 26% 的价格上涨。


三、大船的潜在风险:供给压力正逼近

未来两年,集装箱船市场的核心风险在于 新增运力过快

  • 2025-2026 年预计有 230 万TEU 的新船交付,相当于船队运力增长 7.2%

  • 如果老旧船舶回收没有跟上,那么新增供给将直接压垮运价。

  • 一旦定期租船费率顶不住,二手船市场的逻辑也会被反转。

  • 因此,大型集装箱船的二手交易价格,更多是被短期供需错配推高,而非长期基本面支撑。从投资角度看,现在去接大船,风险极高。


    四、长期观察:租金与二手船价的背离能走多远?

    我认为,现在的二手船价更多是一种“过渡性现象”,背后是船东的短期行为:

    • 怕运力紧张,宁愿买贵的二手,也不敢等新船。

    • 怕错过租金窗口,抢船锁定收益。

    但是,一旦新增运力集中交付,或者定期租船市场松动,二手船价格就会回落。历史上,船价与运费从来不会长期脱节。

    唯一的例外是小船,特别是区域航线的支线船。由于供给端几乎没有新增,需求却刚性存在,支线船的价格可能会保持比大船更强的韧性。


    五、判断与建议

    1. 二手大船行情存在泡沫。 现在的价格高点,更多是市场情绪,而不是基本面支撑。

    2. 支线船仍具投资价值。 运力缺口和需求稳定,让这类船的价格和租金可能继续维持强势。

    3. 造船厂或将迎来新机会。 当二手船价与新造船价差距过小时,船东会重新考虑订造新船,特别是在碳中和与能效规则不断趋严的背景下。


    船事探索点评

    这波二手船价上涨,说到底是“短期供需错配”在发挥作用。市场看似繁荣,但背后潜藏风险:大船可能会掉头,小船可能会坚挺。对船东来说,现在是一个充满诱惑但也容易踩坑的时间点。
    一句话:二手市场的热度不会永远,支线船的韧性可能超乎想象,大船投资要格外谨慎。

来源:船事探索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