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在这块市场,马士基VS中远海运,正上演王者之战!


据Alphaliner最新一期周报指出,亚洲区域内贸易板块竞争格局正经历显著重塑。头部航运公司座次恐将经理洗牌,马士基向排名第一的中远海运发起挑战,并将差距急剧缩小。

图片

来源:Alphaliner

中远海运目前在亚洲区域内(不包括内贸)贸易运力为300,491teu,依旧保持着第一的位置。然而,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的强势崛起,正不断压缩COSCO的领先空间。过去一年,马士基在该区域新增运营运力达10万标准箱,总运力攀升至298,134标准箱(相差2,357TEU),这一增幅使其与COSCO的运力差距几乎消失。

马士基的快速增长并非孤立事件,其“双子座合作联盟”(Gemini Cooperation)伙伴赫伯罗特(Hapag-Lloyd)的运力较2024年8月近乎翻倍(增长97%),两大航运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双子座合作联盟”的成立。该联盟推动两家公司在亚洲区域内运营更多短途穿梭航线,以契合其“枢纽-辐射”航运网络布局。运力提升的同时,二者运营船舶的平均规模也显著扩大,上月马士基和赫伯罗特运营船舶的平均运力分别达到2,981标准箱和2,909标准箱,已接近区域内运营船舶平均规模最大的地中海航运(MSC)——其平均运力为3,021标准箱。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其他航运公司也在加速拓展亚洲区域内市场。除COSCO外,宁波远洋运输(NBOSCO)正逐步走出中国本土市场,目前主要聚焦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航线连接。这一战略布局直接推动其区域内运营运力增长50%,截至上月,NBOSCO在亚洲区域内的运力已达到2.6万标准箱。

正如信德海事在《东南亚,不是替代方案,而是主要航线!》文章中提到,随着中美贸易格局持续变化,业界喊出“寻找替代航线”的呼声,东南亚成为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事实上,东南亚凭借自身的经济发展、区域供应链重构、与中国的深度融合,早已不是某种暂时的Plan B,而是在全球航运图谱中不断崛起的主要航线的关键一环。

图片

来源:Alphaliner

除了马士基和赫伯罗特,新加坡太平船务(PIL)的爆发式增长也为亚洲区域内贸易竞争格局增添了更多变数。以运力增幅来看,PIL以116%的涨幅位居榜首,其运营运力突破至26,008标准箱,实现了翻倍增长。凭借这一显著成果,PIL与赫伯罗特成功跻身区域内贸易运力Top20榜单,分别位列第19名和第16名。而这一变动直接导致俄罗斯的FESCO和GSL被挤出Top20,二者排名分别下滑至第23名和第26名。追溯PIL增长的关键举措,今年6月其与现代商船(HMM)及X-Press Feeders合作推出华北-印尼“NCI”航线,并在该航线部署了3艘3,600-3,900标准箱的船舶,这一动作成为其运力激增的重要推手。

从整体市场结构来看,亚洲区域内(不含内贸)贸易市场竞争依旧激烈,目前有至少69家活跃的航运参与者。过去一年,该区域总运力同比增长13%,达到240万标准箱,其中Top20航运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剩余运营商的运力占比仅为13%。

来源:信德海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