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波兰“出尔反尔”,中国北极快航破冰启航重塑贸易通道


一边是波兰边境关闭导致数百列货运列车停滞,一边是北极航道破冰开辟新贸易走廊,中欧贸易通道正经历一场地缘政治与物流韧性的双重考验……

近日,波兰以安全为由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约300列中欧班列滞留在白俄罗斯境内。这些列车满载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和日用商品,本是通往欧洲的“黄金通道”,如今却成了波白边境上的“钢铁长城”。

而在9月15日,中国外长王毅刚刚访问波兰,双方签署了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畅通的协议。波兰的“出尔反尔”让欧洲供应链骤然紧张。

图片
图片

 

1

Part.1

边境关闭的连锁反应

波兰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在9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波白边境口岸将“无限期维持”关闭状态,直至“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这一决定直接导致承担90%中欧班列转运量的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陷入停摆。

欧洲铁路货运协会数据显示,目前85%-90%的中欧班列需要经过或到达波兰,这一通道的中断意味着中欧贸易的“陆上大动脉”被直接切断。

供应链的断裂已经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商会警告,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供应链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涨。部分欧洲企业被迫转向海运和空运,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德国商会已致函波兰政府要求恢复通行,法国公司则不得不承担成本翻倍的运输方案。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已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26个国家220多座城市的重要贸易通道。2024年全年开行量已超过2万列,运输货物达157万标准箱,是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

从运输效率看,中欧班列相比空运和海运具有独特优势。从中国到欧洲,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约为空运的五分之一,运输时间是海运的四分之一。这一平衡时效与成本的运输方式,成为许多企业供应链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波兰一直是中欧班列的重要受益者。凭借地理优势,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当地三分之一人口依赖此生计。如今边境关闭,波兰每天损失数十万欧元,物流公司只能眼睁睁看着货物滞留。

 

2

Part.2

中国的多元化应对策略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中国展现出成熟的危机应对能力。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9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欧班列是中波、中欧合作的旗舰项目,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希望波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班列安全顺畅通行。

与此同时,中国迅速启动应急物流方案。各大班列公司纷纷推出替代路线,主要包括三大方案:

一是经俄罗斯圣彼得堡至德国汉堡的铁海联运方案;

二是加密中欧班列南通道班次,经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阿塞拜疆巴库港,跨越里海后到达欧洲;

三是开通经圣彼得堡的汉堡快线。

成都、西安、武汉和义乌等城市已率先行动。西安新增的经圣彼得堡的汉堡快线每周安排2-3班;武汉推出每周三发运经圣彼得堡至汉堡、杜伊斯堡的班列;义乌也开通了义乌-圣彼得堡-汉堡-杜伊斯堡的新线路。

图片

3

Part.3

北极快航:改写贸易格局的新通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北极航道问题时表示,中国愿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北冰洋沿岸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这一表态背后是中国在北极航道的实质性进展。9月20日,中资企业海杰航运正式开通“中欧北极快航”。这条新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连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等中国港口与英国弗利克斯托、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以及波兰格但斯克等欧洲核心枢纽。

美国北极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马尔特·洪佩特指出,北极航线不会立即取代苏伊士运河,但将成为一种补充选择。特别是在传统航线拥堵时期,北极航线的价值更加凸显。

9月23日4时30分左右,“伊斯坦布尔桥”轮从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启程,驶往英国最大集装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这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正式通航。

据了解,“伊斯坦布尔桥”轮9月22日在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完成了超1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装载作业。该轮将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至弗利克斯托港单程运输时效仅需18天,这是宁波舟山港继2024年底开通至德国威廉港的26天“中欧快航”后,再创中欧快航时效新纪录。中欧北极快航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实践成果,将为中国高端制造、跨境电商、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更快捷、低碳的国际物流选择。

图片

 

4

Part.4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

波兰的边境关闭行动可能产生深远的地缘经济影响。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刘强认为,波兰此举或受外部势力裹挟,试图干扰中欧经贸合作,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国家对中国发展红利的“焦虑式抵制”。

这一事件反而凸显中欧班列多元化布局的必要性。中国早已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与各国强化沟通,推动建立更稳定的跨境物流协调机制。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北极航道的开发不仅是对当前危机的应对,更是对未来全球贸易格局的前瞻布局。随着气候变化使北极冰层融化,北极航道的通航条件正在改善。

中俄两国在北极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强调要加强北极航道互利合作。两国政府已专门成立北极航道合作分委会,并成功实施多个北极航线项目。

 

北极航道的开辟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波兰边境的关闭反而加速了中国贸易通道的多元化进程。业内专家对口岸重启持乐观态度,但这一事件已经让世界看到,中欧贸易不再依赖单一节点。

未来几个月的关键问题是,随着北极航线日益成熟,波兰等传统物流枢纽是否会被重新定义。可以肯定的是,中欧贸易将形成海陆并进、多元互补的新格局。

来源:网络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