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美国港口收费政策即将实施,航运市场或迎两极分化


随着美国即将于10月14日实施中国籍船舶的港口收费政策,航运业正面临新一轮挑战。丹麦XO干散货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辛南·乌特卢(Sinan Utlu)指出,美国港口新规可能导致中资船舶运营成本显著上升,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非中资船舶因相对通行自由而出现租赁溢价。尽管收费细则仍存不确定性,且部分船型可能豁免,但航运公司已开始全面审查合同、评估风险。

 

不到一个月以后,美国即将实施其宣布的新港口收费政策,对于运营中国制造或中国籍船舶的航运公司和运营商而言,可能面临显著的成本上升压力。

因此,经营美国航线的干散货船运营商正忙于核算每艘船舶的具体费用,评估是否存在规避缴费的可能性,或试图厘清该政策将带来的实际影响。

在丹麦海勒鲁普(Hellerup)的总部,干散货船运营商XO航运公司正全面审查与中资船东签订、或涉及中国建造船舶的所有合同,为潜在的经济博弈做足准备。

航运公司或将新增合同条款

尽管政策实施在即,但港口收费的具体执行细则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XO是否会被纳入征费范围也尚未明确。XO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辛南·乌特卢(Sinan Utlu)表示:“从10月起,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正高度关注合同条款的细节,事态发展极为复杂。例如,一家中国航运公司可能会要求增加额外条款,这意味着运营商可能需要承担相关费用的支付责任。”

目前,XO航运公司的许多客户纷纷提出疑问,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这项港口新收费政策的理解尚不充分。

每吨18美元:高昂成本初现

辛南·乌特卢介绍,根据现行规定,当中资船东或中资运营商的船舶抵达美国时,每吨将被加征18美元。该费用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上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每吨33美元。

然而,根据海事保险公司Skuld援引美国法规附件II的最新解读,该项收费仅适用于净吨位超过55,000吨的船舶。

“对我们而言,附件II具有直接相关性——由于我们并未运营超灵便型(Ultramax)及以上级别的船舶,因此理论上不会受到此项规则的影响。真正的不确定性在于,法规中关于载重吨(DWT)的表述尚不够清晰。”

转嫁成本不现实,轻资产模式成优势

XO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将此项税收转嫁给客户并非现实可行的选择。他表示:“我认为这不可行,因为市场上仍能找到不受该规则约束的船舶,这些船舶将更具竞争力。”

合同条款,尤其是其中的细文,将成为决定船东是否有权向运营商追加成本的关键。为此,XO航运正仔细梳理每一份协议的具体措辞,以提前做好预案,并明确自身的应对路径。

另一种可能性是,中资船东主动修改合同,声明条件已变,要求XO承担新的港口费用。虽然对方有权提出此类要求,但运营商可选择拒绝并终止合同,进而寻找替代运力。

辛南·乌特卢指出:“我们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在船舶供应商选择上具备高度灵活性。如果我们拥有20艘中国建造的新船,总部设在中国或香港,且已承接了2025或2026全年从美国出发的固定货运合同,那我们将面临严峻挑战。正因如此,我们认为,中国制造的船舶目前仍高度契合我们的贸易运营需求。”

市场或现两极分化

当前,XO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多基于短期即期合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长期锁定的风险。不过,辛南·乌特卢警告称,航运市场可能迅速演变为两级结构——即由中资船舶与非中资船舶构成的两个差异化层级。

非中资船舶或将面临溢价。非中国籍船舶可自由进入美国港口,而中国籍船舶则需支付额外费用方可通行。这一差异可能导致非中资船舶的租赁价格相对上涨。辛南·乌特卢表示:“非中国籍船舶将因此产生市场溢价,具体幅度取决于供需关系。最终市场会找到新的平衡点,届时我们才能明确溢价水平。但目前尚难预测其底部区间。”

尽管距离10月14日不足一个月,但辛南·乌特卢认为市场尚未真正反映该政策的影响。他预计,初步反应可能要到10月初才会显现:“我们目前还没有最终答案——这正是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的问题。”

XO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辛南·乌特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媒体

来源:航贸瞭望塔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