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3 | 编辑:李峰 | 阅读:2687 | 分享: |
国际海运贸易正迎来新一轮波澜。中美航运关税问题如同一次强烈的冲击,其影响正迅速传导至全球贸易的各个角落。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此举是中国针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无理限制措施的反制。根据公告,中方反制措施涵盖五类船舶: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所有权的船舶;美国运营的船舶;美资持股25%及以上的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商务部发言人强调,相关反制措施旨在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是“正当防卫”行为。
据《大公报》报道,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此次进行反制依据了新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意味着征收特别港务费并非简单的“费用对冲”,而是依托法律框架和产业实力实施的精准战略反制,构建起制度化的贸易霸凌防御体系。新规不仅看船旗国,还将“美国建造”“美资控股25%以上”等一并纳入收费范围,实现“既看户口本也看出生证”,堵住了换旗、转租等规避通道,确保反制精准落到美国实体。
我国反制措施一经公布,全球大宗商品航运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部分航线运价显著上涨,多类船舶运营商受到影响。部分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货船的临时预订被取消,同时煤炭和铁矿石等干散货船的租赁成本应声上涨。
与此同时,跨太平洋航线运力正急剧收缩。project44发布的10月关税报告显示,本月中国至美国航线共取消67个航次,美国至中国航线也取消了71个航次。Better Supply Chains首席战略官Bart De Muynck指出,承运商取消航班的力度“为疫情初期以来所罕见”。
尽管全球许多大型油轮运营商总部不在美国,但部分公司在美国上市,并拥有大量美国投资者。根据新规,这些公司也将落入征收范围。
Jefferies分析师Omar Nokta指出:“中国这套新的收费框架将对公开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那些在美股市场交易、且有25%以上持股由美国基金掌握的航运业者”。
图源:贸易风(TradeWinds)
根据彭博终端数据,受影响的船东包括:
VLCC船东:International Seaways、DHT Holdings和Tsakos Energy Navigation等;
海岬型船船东:Norden、Star Bulk、Safe Bulkers和Diana Shipping等;
VLGC(超大型气体运输船)船东:Dorian LPG。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导致纽约股市周五跌入负值区域,绝大多数美国上市航运股加入下跌。以星航运(Zim)下跌3.7%至12.44美元;夏威夷集装箱船运营商美森轮船(Matson)股价暴跌7.5%,收于88.05美元。
今日(11日),美森轮船发布《客户告知书》,称目前没有任何调整现有中美快航班期的计划。并将继续提供中国及跨太平洋市场到美国最快捷和最稳定的快航服务。全文如下:
图源:美森轮船 Matson Shiping官微
来源:海事服务网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