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专家看市】下周港口煤价还涨吗?


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维持偏强运行,贸易商捂货惜售心态持续强化,市场可流通的低价货源明显减少,报价重心加快上移。下游用户对持续走高的价格接受度有限,采购行为趋于谨慎,多以刚需补库和提卡为主,导致整体成交活跃度不高,实际放量稀少。支撑当前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在于贸易商对后续冬储行情的积极预期,叠加发运成本居高不下,铁路检修、港口市场煤紧俏、电厂补库等,共同增强挺价信心。随着紧张压力的缓解,阶段性采购接近尾声;下周,煤价涨幅收窄。

 

  本周,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情绪加速回暖,沿海地区部分用户刚需加快释放;而受发运成本及集港资源增量受限等因素支撑多挺价,卖家坐地起价,市场价格重心加速上行,指数上涨拉高至一天上涨5-9元/吨。受港口价格上涨影响,煤矿情绪得到提振;从本周三开始,华东地区大范围降温,民用电负荷下降,电厂日耗回落明显,且补库结束后,用户采购意愿将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北方天气转冷,东北、华北多地已陆续启动冬季供暖或冬储采购。下半月,供热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为应对高消耗、保持高库存,北方电厂将积极进行冬储采购,助推产地市场活跃度提升。

 

  国庆节过后,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升温,报价保持坚挺,煤价先稳一天,随后开涨。原因如下:首先,大秦线秋季检修,菜单提报数量有限,影响调入量;叠加主产区部分矿区受降雨影响生产发运效率,煤价出现反弹;而市场煤发运倒挂等因素,致主力贸易商不敢轻易发运,造成优质煤紧缺。其次,经历了一夏天的消耗,叠加国庆节期间气温强势回升,电厂高卡煤库存见底,询货积极性略有回升;而贸易商也普遍看好后续冬储行情,认为后续仍有采购出现,有货的贸易商捂货待涨。随着大秦线检修的持续,煤炭发运量的提高,港口再次进入去库模式,目前,环渤海港口以每日20-30万吨的速度递减,预计环渤海八港存煤很快将再次回归至2100万吨以下。本周,尽管主产区天气转晴,但铁路检修正酣,外运依然受制约;更重要的是,产地对煤矿超产的核查力度较大,已有煤矿因超产问题被考核并实施短期停产整顿,部分煤矿为规避风险,主动减产或停产,短期煤炭供给依旧处于受限状态。再次,10月7日,大秦线展开为期20天的秋季集中检修,每日减少10-20万吨的运量,对港口卸车的实际影响不小;天气转晴后,环渤海港口库存下降较快,前期封航积攒的库存,大部分消耗殆尽,市场煤存货再次下降。第四,今年夏末,电厂补库时间更长;由于国庆之前,部分电厂认为节后,天气转凉,日耗下降,煤价下跌,电厂可以被动垒库和拉运便宜的市场煤。但没想到的是,天气炎热程度超出预想;叠加沿海工厂11月1日之前要赶订单,抢工期,用电量和耗煤量激增。电厂消耗与节前相差不多。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电厂消耗加快,部分中高卡库存见底,电厂接货价格被动上移,贸易商捂货等涨。

 

  秋季行情,淡季不淡,沿海市场打破往年节后平淡局面,整体商谈氛围活跃度提高,货盘释放节奏加快,运价和煤价先后迎来跳涨;而部分港口贸易商也看好节后市场,纷纷捂货等涨,预计下周,港口煤价涨幅收窄,并逐渐趋稳。首先,周二开始,南方地区气温出现急剧下降,浙沪江等华东地区气温再次回落至30摄氏度以下,民用电负荷回落。其次,电厂补库将告一段落。受夏季消耗过多,造成电厂中高卡煤缺货,亟需补库等因素带动,市场转好;而随着阶段性采购接近尾声,市场将转淡,煤价涨幅将收窄。再次,主产区生产和运输恢复,资源供应增加,叠加进口煤再次回归4500万吨/月的高位,沿海市场紧缺局面将有所缓解。第四,随着供暖季来临,非电行业企业“银十”接近尾声,新一轮的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将开启,预计非电行业原料煤采购的积极性将难有提升。

 

  26日之后,大秦线恢复后,进车增多,煤价或出现下跌,预计跌幅有限。首先,“反内卷”政策催化叠加安监强化,煤矿超产情况减少,供给边际收紧预期较强。其次,“迎峰度冬”即将到来,随着内陆地区持续降温,锅炉用煤需求增加,产地市场迅速转好,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港口煤价。再次,发运倒挂持续,环渤海港口市场煤存量有限,一旦需求释放,煤价会立即止跌反弹。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