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网

资讯

中美港口费“休战”,全球航运市场迎来宝贵缓冲期!


在经历数月的高压博弈之后,一度可能引发全球海运链震荡的“中美港口费大战”正式按下暂停键。

 

据新华社消息,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二、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三、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在当前国际航运产业链高度交织、全球造船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美港口费“休战”的决定不仅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冲信号,更是全球航运生态短期内得以维稳的重要契机。它对造船业、航运企业、海运物流乃至港口运营的影响,远超关税本身。

 

时间回到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将开始对中国船东和运营商,以及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提供的海运服务征收港口服务费。

 

对此,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正式反制。双方此举,标志着中美在海事领域的摩擦首次从贸易层面蔓延至港口和航运服务环节。

 

 

据业内人士消息,在10月14日相关措施生效后,中美港口间的部分船舶已出现互征费用的情况。数艘挂靠洛杉矶、长滩及上海、宁波等主要港口的船舶,被分别征收了“港口服务费”和“特别港务费”,引发航运企业对未来成本上升的担忧。

 

多家航运经纪公司透露,一些中美航线的运营商在费用正式执行当周便开始调整航线规划,部分货主甚至要求临时改港或延迟靠泊,以观察后续政策走向。

 

而如今,中美暂停互征“港口费”与海事相关措施,直接缓解了全球航运业所面临的政策不确定。一年的暂停期相当于为航运业赢得了一次“喘息窗口”。在此期间,航运公司可在成本结构、航线布局及港口协作上进行重新评估,以适应未来可能的政策重塑。

 

 

尤其是对那些原本可能被征收港口费的航运企业而言,这一政策缓和无疑带来了久违的确定性。此前,部分船公司已着手制订应急预案,评估“美国港口替代方案”,甚至考虑通过更改船籍、第三地注册、或以租船方式规避风险。在当时的紧张气氛下,这些举措更多是一种防御性布局。如今,这些原本出于防御的布局,正迎来更充分的酝酿与实施窗口。

 

此前,由于港口费政策的不确定性,市场对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风险进行了额外定价,导致非中国建造的同类型二手船一度出现明显溢价。一些外国船东出于合规与运营考虑,暂缓了在中国船厂下单或收购中造船的计划。

 

而在新政策宣布暂停后,这种“政策性风险溢价”有望迅速回落。对船东而言,交易信心的恢复将直接带动二手船市场价格的再平衡;对造船业而言,这一缓和意味着外资客户的心理障碍正在消除。业内预计,暂停措施的出台将促使部分此前观望的船东重启谈判,尤其是在LNG、甲醇等新燃料船领域,中国船厂的技术与交付优势将重新得到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一缓冲期有助于中国船厂稳住出口订单节奏。

 

 

不过,业内的乐观情绪中仍夹杂着一丝谨慎。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美此次政策调整更像是一次阶段性缓冲,而非根本性转向。毕竟,中美对抗的基本逻辑未变,而301调查的实施措施只是暂停,而非取消。

 

业内分析指出,一旦一年后磋商再起波澜,相关政策仍可能被重新启动,这意味着航运企业与船厂在做战略决策时仍需保持高度敏感和风险管理意识。短期内,暂停措施提供了一个缓冲窗口,让企业可以优化航线布局、稳住订单节奏、调整船舶注册或租赁策略,但长期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更进一步,这一年时间不仅是防御性的喘息期,也是战略准备期:航运企业需要在政策暂缓的窗口内,提升自身的运营韧性、完善合同安排、强化供应链管理,并为未来可能重启的政策摩擦做好应对预案。换言之,这段时间的价值不在于消除风险,而在于给航运与造船业提供从容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冲与筹码。

 

 

在海运圈聚焦看来,中美经贸磋商的成果,是一次理性回归的信号。暂停实施的这一年,将是航运业的“战略缓冲年”——既是市场重整、技术升级、产业再布局的时间窗口,也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基准年”。

 

航运的本质是连接,而非对抗。


港口费可以暂停,但全球贸易不等人。无论是造船业的国际竞争,还是海运网络的深度融合,中美两国都无法回避彼此的存在。

 

从长远看,若这一年的“政策停火”能够延续为“产业对话”,那么全球航运业或许能在竞争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一个更绿色、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洲际船务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25-85511250 / 85511260 / 85511275

传真:025-85567816

邮箱:89655699@qq.com